www.MontrealChinese.com蒙特利尔华人网 蒙城华人网 蒙特利尔留学生论坛 蒙特利尔中文网 蒙城中文网

查看: 259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财经新闻] 警告:加拿大需要为银行挤兑和倒闭做好准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2 23:28: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警告:加拿大需要为银行挤兑和倒闭做好准备
1 G8 B7 V+ K1 J( {3 E
0 b! b: x3 H% a
* G5 D- H1 k9 g$ g0 m2 [
' C# E. w- Z8 g7 c3 V: B
; `! ], @/ B# y. a3 x9 j8 r
长期以来,加拿大银行一直被认为基本没有风险,但一位前加拿大银行业监管者敦促该国的政策制定者趁早为这一天做好准备。
; v" {& {( W% |5 |3 U5 N1 h7 f8 K# p, W7 X8 d# {9 p" z
% F1 q. e1 ^- k
在 CD Howe 的一份新报告中,前 OSFI 经理敦促加拿大实现银行业危机应对措施的现代化,并采取更加审慎的措施。7 c6 \3 t! e( d' s5 l
; V) R. d: G8 f8 ~

* O% O: k8 w1 d" ~( s4 r* k+ U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国家的金融稳定性就会受到重大打击,导致从银行挤兑到金融机构彻底倒闭等一系列问题。尽管这听起来不太可能,但在最近的全球金融机构浪潮中,这些被认为是不可战胜的机构在几个月内纷纷倒闭。政策制定者们声称没有人预见到这一点,但他们到底有没有注意到呢?
7 D: q  \& L7 P: Z; E) E- |
5 d; i. E! ?6 c- y
: v: W4 p3 C9 H9 o9 f

) }1 Y" g& L+ D9 p" C* D

9 A* O# z1 H6 v3 L加拿大银行业绩卓著,但风险瞬息万变
7 v/ E2 t" r3 }! h: Y$ f* e; S加拿大银行系统是世界上最有弹性的银行系统之一,其声誉当之无愧。不幸的是,在过去几年中,一些声名显赫的全球性金融机构在几周内突然倒闭。报告中提到的一个例子是去年全美中型地区性金融机构的倒闭潮,如硅谷银行。另一个例子是瑞士信贷去年令人震惊的倒闭,导致瑞士政府撮合该公司(及其管理的 1.3 万亿瑞士法郎资产)与瑞银集团合并。除非真的发生,否则永远不会发生。正如金融界所言,风险发生得很快。
8 F+ v! \4 _6 X0 |: d6 j( j
# X  |6 L" J  r
5 \' P7 m, m& x! P0 S
C.D. Howe 公司的高级研究员Mark Zelmer写道:虽然加拿大多年来没有发生过任何严重的倒闭事件,但现在最好是在事态平静时为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准备,而不是在紧要关头。' _( J( k2 P; Q4 T+ c
) z, J# c, M; r) ^' I5 W
% S4 t% P- M2 \/ G& V# ]8 |2 ^
! l5 O# V% |  N7 f& v$ V
, Q0 v/ U) c$ x& j+ b
& I2 G; k1 w7 W& D" [
, E; T- m0 n- d) _
加拿大银行可能不存在任何突出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不存在。随着全球银行业的相互联系日益紧密,问题甚至不一定源自国内就会产生影响。另一个国家缺乏审慎所带来的风险脆弱性从未如此之高。见好就收,对吗?0 Q, b: e; ?6 D& P2 f: l  S3 [

. H; z, o# }7 |" r
/ I2 Q: j5 b7 m5 C1 t8 U
Zelmer解释说:一些新出现的趋势表明,我们目前的审慎监管框架侧重于防止银行倒闭,这种做法在未来可能难以为继。
, b6 z  N$ z; l: {5 T7 C
! Y! R6 y9 Z" F( L; A7 {& p( R
, w+ X$ X$ z4 H: j/ V0 G
他补充说:“如果我们的审慎监管框架今后确实无法维持,那么我们就必须要问,可以采取哪些预防措施来管理银行挤兑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并在存款机构倒闭之前帮助其有序地解决或退出不再具有活力的存款机构--所有这一切都无需动用公共资金”。
) k  m0 @3 }  P8 D
2 f1 G/ V* p; B$ z
) B: e( e+ I, m$ A" g0 W5 r
加拿大银行需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更新消费者保护措施并降低纳税人风险9 k+ H' D$ S1 t

4 Q: e% D- R$ Z' N6 a$ B

( f- r3 S& L* f+ E强有力的监管框架的优点和缺点都在于没有漏洞。报告指出,没有十全十美的解决方案,所有方案都需要在对机构和公众进行适当的风险回报评估后加以平衡。过于繁琐的报告要求会消耗过多的资源,导致关注点狭窄,不必要因素增多。这会让消费者承担更高的银行成本,而几乎没有任何改善。如果不能取得适当的平衡,最终可能导致纳税人付出更高的成本,无论是通过直接还是间接的救助。- @# l" |5 l, I: a1 G& R

( N6 j3 l6 c2 Q; E2 d# @' Q; y( c
$ H  u; G5 |" C+ x+ S& w/ y
报告提出了四项主要建议,从平凡到彻底的货币改革,不一而足。在一个极端,他们甚至建议将金融机构的货币创造与信贷发放分离开来。尽管最后一项建议不太可能实现,但它仍然被提出来了,因为它将带来一个更具弹性的金融体系。5 R8 u4 m- ]/ M- N( i
8 [* S: b- T7 c" R# S9 ]- K

5 n6 U3 H! q2 u/ u0 O* N. i无论这些解决方案是否可行,这都不是重点。相反,Zelmer将重点放在了少数几个现在就可以采用,但阻力相对较小的解决方案上。
: m- z% I) ^! `( _7 \  @/ C# O4 W2 b6 G) V  |8 i. l
: S/ @9 ]. f, f4 A1 G
加拿大人需要更有力的银行挤兑保护措施9 P6 }% e' j' D  e
6 O! n- a- Q. w. ~$ O; D

7 ^# z  L3 b- N* c- Y6 f( Q$ V2 F所建议的影响最大的变革涉及联邦存款保险计划的现代化。由成员出资的加拿大存款保险公司确保在银行倒闭时及时偿还受保存款。自上世纪 60 年代末成立以来,它只监督过 43 次倒闭,最后一次是在 1996 年。从未有过受保资金的损失。大多数人认为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但这也意味着近四分之一个世纪以来,该系统从未经受过考验。
; Y3 e" }, W( {  Q$ O1 F
& ]8 G0 p$ N! A/ {+ ~

/ c8 e! C. p8 CZelmer认为,与全球同行相比,这导致 CDIC 未能与时俱进。例如,目前每个账户的限额仅为 10 万加元。而美国的同类机构(FDIC)每个账户的投保上限为 25 万美元(34.4 万加元)。直接换算后,比 CDIC 的限额高出 150%,按现在的汇率计算则高出 240%。
4 U- \. E. J- I' t9 p4 K$ ^( \( c0 a. b1 N* O. Q% v9 |
0 a2 t4 B8 i9 ^. m- V
加速报销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CDIC 目前的目标是在 3 个工作日内完成偿付,但最近还没有进行过测试。这也与他们的另一项建议有关--监管机构需要为多家机构同时倒闭的可能性做好规划。, A9 w3 l+ t7 S2 w4 Z' ^
8 q! c, s( i$ f+ l- Z8 H
4 _! ~0 G7 D( u4 @9 X! T" S
与大多数拥有健全金融体系的国家一样,加拿大首先尝试市场解决方案。更直截了当地说,他们试图将倒闭的机构合并到一个更强大、更庞大的机构中--通常会对该机构采取激励措施。Zelmer警告说,如果同时有一家以上的银行倒闭,这种解决方案并不理想。加拿大银行业规模相对集中,很难不产生溢出效应。8 N; q% y8 ?: x* ^" G5 [

! x7 [) e3 S2 O7 C% Y" \. ^
. E& s6 g- `3 _, H) U
报告还指出,加拿大央行(BoC)可以在危机干预中更早地发挥作用。Zelmer认为,银行在使用加拿大央行的紧急流动性工具时会犹豫不决,因为这些工具向市场发出了压力信号。他希望看到对流动性机制进行修改,并对一些工具进行重新分类。这将鼓励银行更早地寻求使用,减少突然使用紧急流动性的情况。0 \) ~$ P: d! Q, K$ M

1 ]. w. Y' m0 f- `, d4 o" W
1 C& s9 @9 \# a# J3 {' y
加拿大加强银行监管是为时过早还是为时已晚?/ Q8 d0 z6 d( q& O  i
  q, l# H+ ^3 [7 j  M" ~

0 ^3 `8 w' s: d! n除了全球银行业的问题之外,加拿大金融体系也出现了一些金融压力的早期迹象。加拿大央行最近大幅增加了其短期流动性工具。它还对某些类型的债务进行了重新分类,增加了可用杠杆。央行声称这是例行公事,但短短几天内的突然变化表明并非如此。此外,至少有一家银行公开解释了流动性问题。/ E- W$ M3 @& F/ W( Z# K7 O
0 T# q/ [% m# H9 k  a7 W8 u8 M9 K
+ m$ d: Q+ c1 `9 e& S4 V0 h) ^
监管方面的方向也发生了重大变化。OSFI 的新领导层来势汹汹,建议在贷款人强劲时积极降低风险。经过行业和政策磋商后,这一基调最近发生了变化。他们最近甚至推迟了加拿大采用全球风险标准的时间。这些标准的影响之一是将投资者抵押贷款重新归类为高风险资产。这与当前国家吸收更多投资者风险以帮助维护房价的政策议程相冲突。' ~" c" k- [/ }7 `. @- i' Y* W

* Y( H  f6 d" O
8 |  }0 a/ Q* v2 x' R* x
仅仅这两项举措就已经是实质性的转变了。特别是考虑到目前一切正常。
9 I' c6 @5 d) q9 ~' P  r' @
- N/ x: B9 v  p: n  ^0 P* j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ww.MontrealChinese.com蒙特利尔华人网 蒙城华人网 蒙特利尔留学生论坛 蒙特利尔中文网 蒙城中文网 ( www.MontrealChinese.com ) google.com, pub-6124804848059427, DIRECT, f08c47fec0942fa0 google.com, pub-6124804848059427, DIRECT, f08c47fec0942fa0

GMT-4, 2025-8-2 10:04 , Processed in 0.05616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