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公寓价格下跌10% 但很可能只是个开始
0 P. W4 e* n- X% g% {0 l9 G4 B H0 I
; c) G, D1 v* o$ J+ a* \4 {/ `9 T3 r s# y( C( ^
( M2 f- p. k$ i! T; D
近日,加拿大媒体《Better dwelling》的报道显示,加拿大公寓价格距离最高点已经下跌10%,但如果这个趋势不变的话,10%只是开始不是结尾。; O& a: \4 _" Y! r8 F8 z4 B
( {5 z1 [+ R7 i w+ H" l
. U4 d$ u4 I1 Y1 ?( \- u; W8月21日,加拿大房地产协会(CREA)发布的数据显示,公寓基准价格在7月份下跌。
2 G* I. c; K. h4 ?; _6 `/ a6 K, z7 u* ~+ o9 I @
+ G# |: ^6 o$ s; n. {" N" R
事实上,自加息以来,公寓价格下跌。加息停止了,公寓价格下跌。开始降息了,公寓价格短暂反弹,然后又开始下跌!6 }" m b' x6 I6 i# O' X
/ O1 j' c+ a# h6 Q
1 f, B: J8 Z+ P8 U; S3 M
: h( { T, i( X* `/ Y# p
6 p8 U- Y! V/ ?- L两次降息后,独立屋市场卖家的信息至少变强了,联排的成交量和成交价都开始上移了。唯独公寓无论新旧都依然是死气沉沉。
8 h( U9 K8 j) J1 v1 F0 ?甚至有机构披露数据称多伦多和温哥华这类最热的市场,40%的公寓掌握在投资者手里,所以公寓市场的金融属性明显强于居住属性。未来价格走势完全取决于两个字“心态”!) s3 {0 B+ e1 ^4 M
4 K' R9 S& _2 u3 e E: W, H6 s% G6 y. m! ?3 M. q
《Better dwelling》也在文章中感到困惑,公寓在短暂休息后又恢复了低迷,因为降息未能带来许多人预期的买家激增。难道以投资者主导的细分市场要走出完全不同的趋势吗?% j+ S" q! K: R9 f3 r
2 W/ `7 u5 O& B; U' C
. B0 p, B% M' Y3 B }
租赁网站的数据显示,一套价值80万的2卧室公寓,买家现在首付35%买下来,包括还贷在内每个月的养房成本需要4000加元,而租一套售价80万的公寓,月租金从2500-3000不等。
' i9 ^7 ^: [/ I8 X- H! F$ L* U7 R: W
9 z- K [* M/ m: r' b8 ^) N, F因此,刚需买家如果不考虑投资的话,完全没兴趣去买公寓。而买公寓的基本都是第二套住宅,很多人都指望以房养房。* d2 U9 s% E6 b% ~: N4 M
3 {2 `: {% ~" f* j* o: D
5 D% @2 m- n6 `" o
4 K, m! b6 X9 v5 ?
3 _# p6 J& |7 K6 x9 w6 w/ X+ R4 V& @% x! r
/ n8 c, L* B( w3 G) A% Z3 ^7 b+ [6 D但如果养房养的那么累,而且租客和政府又不好对付,那么投资者的兴趣就会减退,公寓市场的疲软也算顺理成章。* k* E5 K5 T# b
# g! }: @1 S' s: H
1 x! G) h: [' X- h4 X5 t; D' i: X
从价格指数看,2024年7月加拿大公寓基准价格为52.65万元,环比下跌0.5%,同比下跌3.2%。比历史最高点跌了10%。
: K; W' z% Y9 s( n8 x( C' |: g' t4 u j# n
+ x+ Y: ^ c/ s; e, ]* p《Better dwelling》认为,这个跌幅是实质性下跌,而不是震荡,公寓市场正朝着不好的方向发展。从短期指标看,公寓价格连跌5个月,期间两次降息都没挽回颓势。2 s# V# L2 C; o6 ]/ n: i4 c
2 C8 i4 h8 s& s {/ o/ _, p& u
$ B- G! F+ k9 ]/ I7 D所以,比最高点下跌10%的数字,如果悲观预测,很可能只是开始。/ b* d) a, I$ {4 l: ^
4 n+ {- m# r6 G4 ^
' T7 p' w( Z8 A+ m$ F7 f
最近有一个网红楼盘,推出了定金给12%利息的促销活动。打个比方说买家支付了10万加元定金,这个项目预计36个月交房,那么在这三年里,开发商愿意支付每年1.2万的利息给买家。' [0 [: k# J+ Y4 Z# z" X) W" g+ \0 u; f4 f. i
- c8 e" E+ O6 r9 ~2 {9 {. p0 A
* O* G m* m+ e$ T: u这就是现状,开发商都被市场逼到墙角,当新房价格扛不住的时候,列治文十年新的二手公寓尺价纷纷回到了800加元左右。如果新房继续坚持1200-1400加元的尺价,不知道谁会愿意买单。
& Y! p& ^& C9 \- n8 H
+ A0 K( U" Q; P g# ^3 Z# \" H
; h/ {0 t# Y; ^& u2 S. D1 A所以,能买独立屋还是买独立屋,能买联排就尽量买联排,哪怕买贵了也早晚能解套,而公寓真的很难说了。
/ Y" m; ~0 p8 }5 ^! i j- h2 P! c8 g x. q; B( w5 W: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