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MontrealChinese.com蒙特利尔华人网 蒙城华人网 蒙特利尔留学生论坛 蒙特利尔中文网 蒙城中文网

查看: 41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加国新闻] 加拿大生完娃也被裁!每年2.5万女性产假后失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7-4 14:32: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加拿大生完娃也被裁!每年2.5万女性产假后失业% S' C% E5 L4 |# k) {, F
  
3 U+ ?2 ^, ^2 u2 I& s, Y
* u$ a) H8 Y/ w6 r

7 Q2 _5 h7 ~% U& }3 q" L" ]! f8 J% S对于许多加拿大职业女性而言,休产假本应是一段受法律保护、可以安心与新生儿建立情感联系的时期。然而,一份最新调查揭示了残酷的现实:所谓的“母职惩罚”(Motherhood Penalty)正让成千上万的母亲在休假期间或重返工作岗位时失去工作。( \+ S: ]/ L& f; S7 w

2 U0 I+ e% p. ?+ e" t! X2 z
3 }' i" }4 ?! _* C6 v
安省惠特比(Whitby)的阿丽娜·哈拉莫娃(Arina Kharlamova)在生下第一个孩子时还是一名自由职业者。她发现在照顾新生儿的同时还要工作压力巨大,因此在准备怀第二胎之前,她特意找了一份全职工作,以便能享受带薪产假。4 \" _: X1 E. c
+ d0 W- ]% j0 y4 E+ e

6 }& `: `' y9 @; O: Y. _3 F# X* y& Y* J9 @% U% k

9 C/ \! _4 G% i9 h她说:“我的计划是获得更多安全保障。”
  y6 }0 Q4 L0 B7 ^, F+ I# m6 Z6 a0 `3 ?1 g, `" S
- F$ z  ]% u0 v* n! i: B" M
她在2020年初找到了一份工作,2021年底怀孕,并于2022年8月开始休产假。但在产假开始两个月后,尽管她的绩效评估良好,却得知自己被裁员了,而她亲自培训的接班人则留了下来。) f5 P2 n. a# Y# O( h! k
) I3 K! }9 R+ o7 f4 ~% I! U, }+ I
; G4 T# V% S- ~) A6 |/ ]$ Q
- |3 R, r6 k+ p" U3 o# L

# Z! x( J1 [0 o3 U+ W- l8 \哈拉莫娃说:“我一下子脑子就乱了,满脑子都是‘之后我该怎么办?’”她原本希望能够安心享受和新生儿相处的产假时光,但这个梦想在得知失业后瞬间破灭,“我必须从零开始,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而且毫无计划。”$ v- h' k  D7 X4 f7 E5 m4 b
在加拿大,尽管产假在法律上受到保护,但产假期间被解雇的案例其实并不少见。
4 ]- b; t# _$ e7 P. i
# b0 Y  G3 M( s0 ]- E

; b1 \7 Z. r" b6 g2 z4 F& H根据一个致力于职业母亲权益的社区和倡导组织“Moms at Work”的调查,加拿大有15%的女性在怀孕期间、产假期间或返岗之后被解雇、裁员或未获续约。8 z0 p! g9 N' b8 p4 c2 q7 `
% o4 k! y+ ^- Q- L. m7 f+ ?5 H
( }& s3 y8 ?# s' _

. I$ L7 ^! L9 ?9 M$ ^3 f! p
3 h) ^2 R5 |& _; i9 T; a2 P5 l3 X

7 l% D$ [  ^" p6 S8 F# O: Y
4 B. f9 h) J- y) Y0 b* e7 x
该组织的创始人、职业教练兼人力资源顾问艾莉森·文迪蒂(Allison Venditti)指出,这相当于每年约有25,000名女性受影响,是全国平均裁员率的三倍。
! F1 P5 P+ A! \: F7 w
9 O; S2 K7 [0 S8 A% `( S3 k9 P+ U
" J6 v8 A$ u/ \' c4 h1 |. T
报告指出:“从政策条文来看,加拿大对产假的保护很健全;但在现实中,却未能解决母亲们面临的系统性障碍。”该调查共采集了1300多名在2022和2023年生育的职业女性的数据。
& p: G6 s# ~" q; |3 R. e. V# S
- r5 U# \8 Y9 i) @9 v0 s

" r' l) ^7 L# v6 H# ~! H这项调查由“Moms at Work”联合雇佣和劳工法律事务所Hudson Sinclair进行,并由西安大略大学人口学家兼社会学家蕾切尔·马戈利斯(Rachel Margolis)负责数据分析。受访者通过网络推广及向女性组织征集而来。4 t* Y: X$ V. K/ L5 L
4 P6 {, d3 N4 m  [3 }& t

1 }4 B2 ?) n3 Y( ?报告指出:“产假及其前后这几年,是女性从职场大规模退出的关键节点。”
7 O$ y! \+ K* D# v. x
' C, b- J* Y6 y8 n. Q/ R/ I

, C8 o! d; A; e3 v: d- c: w" O. t  q哈拉莫娃表示,自从她开始公开讲述自己的经历后,收到很多其他女性的反馈,也曾在生育期间遭遇失业。她说,“大家都以为产假是一个受到很好保护的时期,其实根本不是。”7 Z8 {' k7 u) B
4 \& H: ^* J" I  E8 E  g8 y
4 A; n3 W* W" `7 n. A$ I
根据《加拿大劳工法》,雇主不得因员工怀孕或休产假而解雇、暂停、降职或惩罚员工。然而,正在休假的员工仍可能在公司大规模裁员中被包括在内,大多数合同工也不受保护。
! q+ B5 M8 O4 c* E
0 }0 o. Z" G8 P5 W2 b% X

- H( ?& r8 Z& N$ F调查还发现,26%的受访者在产假回来后收入下降,80%的女性表示公司对她们回归工作缺乏清晰安排,超过40%的人考虑辞职。- }- |4 `: y8 q$ v- c' g1 V
: P+ o6 D7 Z" e0 [5 K) R) ]

' w! y: c* q) c8 T8 W7 `  O报告指出:“‘母职惩罚’(Motherhood Penalty)正在扩大性别收入差距,减少女性劳动参与,并限制其在领导岗位上的发展机会,这将阻碍性别平等与经济增长。”+ t' V; U/ }9 f. f8 J- q& t$ h
# q$ B% W% R3 q2 x/ n  w8 Q) N

7 z: ?. F- i, X报告呼吁,应建立更有效的机制,让女性在休假期间保持与工作单位的联系,制定正式的回岗计划,推行灵活的工作安排,并彻底改革目前隶属于就业保险体系的联邦产假和育儿假政策。
) J( ~- C& K- i* X) J$ |) p6 A. f
; Y2 }) S; B, T. V& B% b$ Y
3 \: Q* {! |8 q! C2 C" X
“母职惩罚”是一个已有充分研究支持的社会现象,指的是母亲在生育后薪资通常会下降,而父亲的收入往往会增加。
" N8 |1 H8 X3 L, B3 o5 e3 H; O0 N4 t
+ ?2 }. y  ]' H8 _6 \* p
; A# H5 t& Y1 v4 e' x; c& g
UBC大学社会学教授伊丽莎白·赫希(Elizabeth Hirsh)长期研究与母亲相关的职场歧视问题。在2020年的一项研究中,赫希及其团队分析了约160起提交给人权仲裁庭的就业歧视案件,发现主要有两类冲突源:一类是员工提出特殊照顾安排时发生的冲突,另一类则是认为雇主出于偏见而做出某些决策。3 j2 [2 f% \7 t% r

. B; C$ I" J, l8 s1 I3 W7 o
7 d6 Q, L, R4 m4 _
研究还发现,指控雇主有偏见的案件更难胜诉。赫希说:“母职歧视之所以难以界定,是因为员工很难证明或识别出,某个决定确实是因为她是母亲。”) a( c2 K, ?( ^) N. \2 k1 J) V9 B
  N# `, Z* Q6 _  M' o3 k) X
+ i# n- H, K; u. K
“雇主往往会以‘表现问题’来掩盖他们的决定。”她说,“但其实这类论据非常站不住脚。”) G9 p6 c9 c% p5 z: W3 I8 P
1 [; R3 }. d9 w1 |! g: g2 B  Z4 w
! V; {% }- L% h
“Moms at Work”的文迪蒂说,参与调查的女性中,有人甚至被公司直接告知应该把重心放在家庭上。
" _1 I% _" k# D6 l( k$ y1 s
: P- L; P( u4 C: B* [- R

! Y7 |$ g' U, m0 f! P0 \; s1 V: x  a9 N$ b, S
, }2 B5 O3 f5 k4 w+ _! m; |/ y* _
0 y/ ^  W. }: y; n. R) ?
- d' q1 k' w0 K" ~# a
“公司会说类似‘我们需要一个全身心投入工作的人’这种话。”她说,社会对女性的期待往往是不现实的——既要事业有成,又要承担家务与育儿,但许多女性几乎做到了。3 _* c& N3 }+ A* y

2 _4 i: B, h  E" O& v, Z1 ?

( e% r" {: U: f) s“她们有能力、有热情、有责任心,只是选择了生孩子——这是整个社会都在鼓励她们去做的事。”文迪蒂说,“但现实是,这套系统正在惩罚她们。”9 z2 Z2 ~; j; f+ C; Y! r" p
6 k6 @4 o/ s  B' n
! o# c8 q- A/ }) N9 J- a" @
她建议,遭遇类似经历的女性应“立刻找一位就业律师”,但她也强调,责任不应该落在女性身上,而应由公司来改变做法。“公司不是抽象的系统,而是一个个具体的人。”她说,“是一些人选择解雇孕妇或正在休产假的女性。我们该如何改变这一切?和其他社会变革一样——当人们认定‘这不可接受’,事情才会开始真正改变。”9 v- q1 e" H+ o; b7 h

* _' i/ Z4 \' _" O( B8 a2 Z2 H% d加国无忧         
; {) _9 ]& M7 H% S1 e+ f
' r' r" n* [. m; e" ~3 G  j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ww.MontrealChinese.com蒙特利尔华人网 蒙城华人网 蒙特利尔留学生论坛 蒙特利尔中文网 蒙城中文网 ( www.MontrealChinese.com ) google.com, pub-6124804848059427, DIRECT, f08c47fec0942fa0 google.com, pub-6124804848059427, DIRECT, f08c47fec0942fa0

GMT-4, 2025-9-11 21:46 , Processed in 0.04848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