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拿大最新技术工人移民新政策详解2012-12-16 18:167 G' }' z4 o7 C% J
, ?' \& L) T1 g: g3 \, I* g* [ s* H! H1 X) {1 \# B5 } v: Q# c
2 ?) m! o; s2 \加拿大移民部部长康尼宣布了新的技术工人移民政策,其中提到在未来10年内,每年接受3000名技术工人类别移民。3 B- U. n" b5 @- F1 `2 v% E1 f
今年六月份,加拿大移民部部长杰森.康尼宣布冻结了两个移民项目:一个是技术工人移民项目,另一个是投资移民项目。
, ]6 y0 M6 U9 y* b而在星期一,康尼在安大略省的密西沙加市宣布了新的“技术移民类别”移民计划。康尼说:对加拿大有利,对我们的经济有利,对于新来者也有利。这项计划促进了加拿大的长期的发展和繁荣。
1 z/ i8 \2 A% f9 G康尼还介绍说,这个新的引进技术工人的移民项目,将会解决加拿大技术工人严重短缺的问题,特别是某些地区,包括一些偏远地区。3 E. t7 C5 F6 _0 X1 z& L! Q; _
康尼还说,有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加拿大的移民大门没有向本国缺少的技术工人移民敞开。加拿大过去的移民政策早就应该做出改变,而新的政策将会让加拿大的移民政策更快捷、更有弹性。这对加拿大的经济发展有益。
9 @, [$ P# |$ U4 j% S
# K2 `( P# Q7 T0 M6 R4 Y h* Q在记者会上,康尼介绍说,新的移民项目从2013年1月2日起接受报名,但是在第一年只接受3000人的申请。新的技术工人移民类别申请人不需要符合此前加拿大技术移民的打分标准。4 Z" g0 {& s6 [6 l2 F
新的技术工人移民条件是:
6 M d) T# M( B$ l' G第一,有加拿大雇主雇佣证明;2 M4 f) d/ a& H2 c; Y0 c" g
第二,有一定基础的英语和法语能力,但是不需要符合此前技术移民打分类别的标准;/ y) C5 B6 D) ~0 N( r, ^7 D
第三,能证明自己此前在同样领域工作,并有两年工作经验。
' A! ^! U% V* @" x/ G" e7 k. L! [9 u第四,所从事的工作是加拿大联邦的需要的工种类型。& x; L0 }5 y# ?. @0 F6 A
加拿大移民部表示,他们将咨询联邦以及各个省的意见,在新年之前,公布所需要的技术工人工种名单。根据预测,工种名单里可能会包括:管道安装工人、机械师、运输工人以及电工。8 g6 U" A( W4 r! F! O7 o
, C- a( p5 ?9 c% x# ]; `
对于政府的这一新移民政策,加拿大全国建筑工人协会表示高兴。建筑工人协会会长阿肯森与康尼一道出席记者会,宣布这一新政策。3 I9 S) y* Q" A, C2 x
他表示,这项新的政策实施,可以在2020年之前,招募32万技术工人。正好可以弥补因退休造成的工人人手短缺。这项政策比我们预期的还要好,我们非常高兴。* c7 ?9 p8 [8 u$ y x$ ]$ w3 P
他还说,这一政策是向正确的方向迈进。在以往的打分移民体系下,可能一位读古典希腊陶艺的博士会比一个有20年经验的电焊工或是电工更有资格,这个其实是有问题的。
1 G3 p" D$ v* I& A* q阿肯森还表示,现在的政策容许更多技术工人移民来到加拿大,这会让加拿大减少对临时性工人的依赖。这次政府公布的数字中,特别提到了需要技术工人的地区是西部的阿尔伯塔省。阿尔伯塔省估计,在未来10年的时间内,该省需要11万5千技术工人。# ~3 F3 B: V' e; V1 {) b
卡尔加利经济发展办公室负责人苏斯兰德表示,目前的移民打分体系中,对于技术工人的配额不多,这些都限制了西部能源、建筑、制造业以及服务行业的发展。% }2 `, l; q2 n( ]) t' Z) G9 Z
新实行的政策将会促进阿尔伯达急需的工人移民。她也希望政府在今后可以增加每年技术工人的移民数量。当然,她也希望新的移民计划能够加快审批程序,缩短等候时间。而阿肯森则强调,新的移民政策也需要更多的雇员培训和实习的项目来配合。
) q1 u9 l" ?+ n% r+ t安大略省的移民律师Avvy Go也表示,这项计划会让技术工人以最快的速度移民加拿大,填补劳动力严重短缺的问题。这不仅仅对阿尔伯塔省有利,对其他地区也同样重要。& y! X( e. ]% A' k& G
% r2 \/ ]5 e! c
不过,她也指出,现在加拿大政府实施的亲属移民政策可能会成为技术工人移民申请人的顾虑。加拿大政府严格控制亲属移民类别,这有可能会让考虑移民的技术工人却步。她也对于技术工人的英法语言能力感到担忧,担心他们在将来无法通过公民资格考试等。
5 _; e# j, _9 i8 u+ O$ o0 I5 W1 j. k. Q, y1 t. 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