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注定不平凡。
5 K5 K8 x( w! t* E( u- s' J 在称之为“茉莉花运动”的阿拉伯之春后,秋天迎来了全球占领运动。自从9月17日纽约市民首次“占领华尔街”,向世界金融霸权发出第一声怒吼之后一个月,全球各大城市在上周末纷纷响应。温哥华市民也不例外,约5000人在10月15日参与“占领温哥华”(Occupy Vancouver)示威运动,在温哥华艺术馆(Vancouver Art Gallery, VAG)外,抗议企业贪婪、社会不公现象严重及政府不作为。$ c5 I) M s0 [( V
在当天全球各地的“占领运动”中,以人数计,温哥华可能是示威者最多的城市。在“6.15暴动”余悸尚存之时,人们也许会奇怪,为什么温哥华人这么热衷于上街示威?其中的一个原因,可能是运动的发起者来自于温哥华。
: S0 N7 h, {1 C
" C) b6 B2 z1 ?% F Adbusters创办人是集中营倖存者
1 m& o' E) y x; Q4 W 原来,“占领运动”虽然是以纽约的“占领华尔街”为中心,却是由来自温哥华的杂志《Adbusters》所发起。创办于1989年、在北美和欧洲发行量约为12万份的《Adbusters》,没有广告,宣扬反消费主义和环保。该杂志创办人之一Kalle Lasn是纳粹集中营的倖存者,后移居澳大利亚,1970年之后长居温哥华。$ q0 x* m, [. o, W- ^5 [
据《Adbusters》透露,“占领行动”的灵感来自2011年发生的阿拉伯之春,尤其是发生在2011年埃及革命期间的开罗塔利尔广场周围的集会与示威运动。& O: i0 L8 l, R& x+ _( _( v; C5 w( W: m) N
在10月15日温哥华的“占领运动”,下午游行开始后,市中心估计有5,000个抗议者。他们的诉求非常多。其中一个诉求,就是社会上99%(大多数)的人抗议余下1%(极少数)的企业和“富人”,指资本家全面掠夺社会资源,导致贫富悬殊加剧。+ K: {( w- I! a3 ]+ P
不过这1%在温哥华也有“代表”参加抗议活动。麦凯(Gabriel McCay)是一家公司的主管,他带的示威牌,写上“我25岁,很幸运的是,我有家、医疗保险,能够让自己温饱,我也有工作可以生活,作为那幸运的1%,我来支持其他的99%。”# v. ?" b+ B! o* ?+ j5 h( l. m' n
麦凯表示,他参加本次活动,一方面是延续美国那边的抗议行动,另一方面也认为加国社会经济系统尚待改进。前来这里,他说可听到其他99%的人的声音,瞭解当前问题在哪里。
! l+ ^2 z, i1 ~) \# \7 v 据“占领温哥华”组织者一麦克雷表示,他们不但提出众多议题,更希望社会因此改变。) K* [# I" Y! v. O0 ^: w$ g! v R
2 p7 }5 a1 |% s0 d4 d& N 示威者理念 新移民理解
; K4 N8 @9 q) |- x 3年前移民来温哥华的Amelia Min对《加拿大都市报》记者表示,在此地发生这样的行动很正常,加拿大的价值观很重要的部分就是提倡人人享有体面、有尊严的生活,人人都有表达自己的不满或者诉求的自由,这也是很多新移民来到加拿大的原因。
6 i: k/ D+ P# d i 她说:“我很关注媒体对这一新闻事件的报导,但是不会亲自去参加行动。这些参与者表达对政府的不满,对贪婪的金融业者的不满都是可以理解的,毕竟现在的社会资源分配不公、民众生活水准贫富悬殊日益扩大都是有目共睹的事实。然而,这项活动的具体诉求及其目的还是很模煳,所以不一定能达成目的,其效果暂时还看不出来。”图:徐嘉铭、李群
7 d8 H+ e H. l; [ 4 _8 i# _/ J5 i1 W2 |! |" p
响应“占领运动” 加国反应踊跃
- [% {3 Z) B9 m- _* `) J “占领运动”在加拿大得到热烈欢迎,从大西洋省份城市到西岸的温哥华等城市,各大中城市均聚集了至少数以百计的示威者,到市中心抗议。, g4 b& P& ?; H! [- T
在多伦多,约两千民众为占领美国华尔街的运动传至加拿大的一些城市而欢唿。他们在多伦多市中心巡行,并佔据了圣詹姆斯公园(St. James Park),而约百名示威者表示会无限期扎营。
4 j) a, }; `1 [8 W! _% T/ K! \! k7 w' L! A7 V' a8 q% L+ i
2000人“占领多伦多”
6 F) b+ y/ L T4 m* W3 z- o “占领多伦多”(Occupy Toronto)委员会成员切尔西(Taylor Chelsea)在谈及这些有诸如原住民权利、巴勒斯坦解放及大麻合法化等不同诉求的示威者时表示,这些人在15日显示出他们确实关心。大家正开始了解到正要互相依赖,互相学习,要了解一些意见。事实上,现场的一些青少年、成年人、大学生、长者及甚至乎一头犬只所展示的口号展示板说明一切。* S& M) t8 }/ S) ?) |/ n- h
这些口号牌的内容,包括了要求阻止企业贪婪的根源;停止忽视年轻人;停止战争,为飢饿的人提供食物及让社会作决定。
8 x5 X' V' W0 n 早上10时已有示威者在多伦多国王街(King St.)及卑街(Bay St.)附近的道明银行广场(TD Bank Plaza)聚集,而“占领多伦多”委员会的成员提供扩音器,以便大家表达不满。一名男子表示,他亲眼见太多的人在垃圾中找食物。" \/ l3 _: R8 v5 A4 o6 ]! M
警员封所了由国王街至威灵顿街(Wellington St.)的一段卑街,但没有採取其他行动,只是留意现场的交通及人潮情况。
# F. n5 g$ {! D# k( [: | 一小时之后,集会的人数增加,而示威群众展开短暂及和平的巡游,沿卑街向北行,然后向东转入阿迪尼街(Adelaide St.),在圣詹姆斯公园聚集。据切尔西表示,选择在圣詹姆斯公园集会,原因是上址空旷,可以让示威者互动。& g" t |& [, \0 `
8 r& ?% u; w, f8 _6 I) p 总理指加国与美国不同
5 g+ [: P/ P1 _! [) @0 U 另一方面,总理哈珀对全国的占领活动回应到,加国情况与美国的“完全不同”。他指出,加国没有银行需要紧急援助。他在卑诗杜森溪(Dawson Creek),为Northern Lights College新设施揭幕时,试图将保守党政府描绘为善解民意、与民同舟共济的领导者。“加国民众所关注的与政府相同,众所周知,我们生活在全球化经济时代,復甦相当脆弱。”“加国情况相对好,因为我们注重就业及成长,以及劳动家庭的需要。”! }4 d* S: i" E. m! V. c# V
然而,参加占领加拿大活动的大部份人士说,加国的贫富差距扩大速度比美国快。
1 V1 \( s- k/ H4 \2 j9 G3 |5 P “占领多伦多”一个年轻的女子谈及她身兼两份工作还未能应付生活的处境。这名育有两个儿童的单亲母亲说,她用尽了信用卡的信贷额,而利息是28%。她又表示,她亦是半工读学生,正负担大额的学费。现年36岁的布赖特(Joe Bright)带同7岁大的女儿一起参加,从而体会这个“全球现象”。1 |4 ]6 b/ A1 \* {
到了晚上,该公园变成了一个城市,在东南边出现了接近50个帐篷。食物站摆了一堆一堆的蔬果,而且也有主餐供应。9 r* q' K; Y" b
虽然“占领多伦多”的日后目标及计划有待确定,一些示威者已打算在晚上起程回家。现年26岁的安省伦敦居民洛弗尔(Jonathan Lovell)表示,他留在多伦多没有实际作用,所以会在下午6时离去。资料来源:星报、加通社2 J1 d- T9 H6 N; g
: Z0 o0 p0 z. z+ S# m& { 各城市抗议 财富分配不公
1 O3 f& {! ^2 R* p4 C' } 哈里法斯
- |+ J, p& |3 R0 n8 ` 在加国东岸哈里法斯,示威者拥挤在市区中心一处公园,安营扎寨,挥舞工会旗帜,高举手绘标语牌,踊跃谈论政治。笔直瑟索站立在寒风中的69岁国际开发顾问沃芙蕾(Joy Woolfrey)手持的标语上写“妇女争取和平”。她说,民众之所以被迫走上街头,是因为财富分配的严重不公平。% K! ?- `8 N" Q! f9 E
满地可
' o: l* `9 d2 C! Q# e 满地可的景象类似,大批示威者聚集在金融区的维多利亚广场,周围散落准备长期驻守人士带来的帐篷及冷藏箱。25岁的办公室文员卡米尔(Frederic Carmel)表示,他请了一周假期,计划在广场露营。0 a6 {- _9 o& Y3 l: ?+ M2 B/ y
温尼辟
/ ]* ]$ x3 z& m' n 在中部的温尼辟市,数十人在缅尼吐巴省议会外面抗议,当时,联邦新民主党领袖蒂梅尔(Nycole Turmel),正与省长谢林格(Greg Selinger)会晤。1 t6 v. o9 q. _1 M7 N8 n( S
卡加利
5 z% U2 {) q) r 卡加利的活动有数百人参加,怀抱6个月大儿子的26岁菲腊斯(Adam Phillips)说,“这是孩子的未来世界,不应由佔1%的少数人主宰。”与妻子同样身兼双职的33岁麦金利(Chad McKinley)说,他们一家仍然入不敷出。他说;“父辈情况都比现在好。”他举的标语牌上写道:“我有工作、按揭,债臺高筑,我是住家男人,并非游手好闲懒汉。”7 s" v7 I* x z/ c5 H2 \+ R! k
温哥华
s3 Y9 w1 J' G 在西岸的温哥华,示威者佔据了温哥华艺术馆后整个街区的广场,似乎当地参加活动的人数在全国居首,约5,000人。50岁的范农(Tony Vanon)认为:“这是本人所见到30年来参加者最多的一次示威活动,令人感到兴奋。”他补充说,似乎这是一场群龙无首的运动,因为没有某个人或团体控制该活动。
5 r% F, b7 U% d# V( i" C- d" X 资料来源:加通社2 i& o! d# f! A# b j
# s- e7 Y: `3 H' ~) n
# m9 u8 r+ n% t3 o) j0 g0 E
1 M4 Y2 A! H% [4 ]- ?$ ?& @5 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