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MontrealChinese.com蒙特利尔华人网 蒙城华人网 蒙特利尔留学生论坛 蒙特利尔中文网 蒙城中文网

查看: 4069|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蒙城新闻] 蒙特利尔侨领7年贪掉一座文化宫吁大家捐款但不公开账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9 21:33: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蒙特利尔侨领7年贪掉一座文化宫,让大家捐款就是不公开账目!
1 w% b. ]" \) u' C. ^. k
满地可中华文化宫属于全侨,所以文化宫的财务情况也被大家所关心,文化宫当
" U9 J# Z! _; Z. r. x, @2 {局越做到财务透明和公开,就越能获得大家的理解和支持。
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提供当时的实际情况,同时也希望了解文
9 s" z1 i! _8 J" \! F: F4 K化宫历来财政的权威人士和负责财政的委员能够出面来回答
许多侨胞一直想了解而一3 f+ S4 }' G4 n8 v2 Z7 B, x# R! h
直未得到回答的一个问题,那就是侨界为文化宫捐献的70多万元究竟用到哪里去了?

9 k/ g5 h  D# O$ Q7 z
一味的号召他人捐款救文化宫。
3 T' D" d; k- D5 \
" X# W# y: C8 V/ k/ V1 v! c
让群众拿钱,给侨领树牌坊! 大搞爱国产业!
! q- w+ u4 h4 u* x5 t) Z( w) n/ U# e1 Q* b/ j% h/ Q+ o+ L% u1 }( P7 H
* ]- R) u5 i* ^4 v% B6 V
华人社区侨领的贪污 黑社会问题不解决,就算是救活了也是侨领敛财的新工具。。。+ [) G5 o# X: j) E4 S+ l9 d+ C

' {  F7 t3 k# M- u
蒙村村干部的贪腐问题不解决,别说一个文化宫,就是一座金山也能被败光!
8 n& [$ a9 l7 ]( \
华人文化华人建,建好文化为侨领。
* H$ [" K7 b2 l; I

$ {( B; m0 n/ W当年华人筹款加上三级政府投入约680万,那是因为文化宫是给整个华人社区(不是给某个社团)的,市政府每年租金也才只要$1而且45年不变。移民部的行政津贴$125,000(2007年、2008年每年仍都有8 _! ?( G$ o8 r% y
$125,000津贴)。”
& X& I2 _+ K; l: |" m' T/ {

! {" j; t: a; U% X8 v& j

+ V' o  z2 t* D7 O$ v: s! G) f短短的几年时间就被华人社区的蛀虫败光了。
8 b3 G5 d4 @' y- [. n2 R8 ?- U( O  o8 ^1 o& o' V2 g" c

; i; k9 N# x5 k1 I2 u* c而后又有70多万的华人捐款去向不明。
+ b7 Y" N/ K- B/ L7 z
! H7 A$ {8 W  Y3 o0 m
这700多万元外加每年12.5万的行政津贴短短的7年就被社会蛀虫败光了。平均每年败掉110多万。按每年200多个开放日,每天就要败掉5000多元。每个小时(工作时间)败近700元!5 c8 B  B+ J8 i/ P/ T% D. m1 l
4 e* j' d/ g" c* c8 E8 L# ]* v7 I

! q' F! i7 i- g+ c( Q( p6 \$ j这些钱再加上文化宫的市值800多万。。都没有挽救文化宫倒闭的命运。8 M% g, C3 X- @& f7 ?' D( J
现在再搞杯水车薪的捐款。。。。而且这个钱又是大头归侨领,小头归协会,剩下那可怜的零头还不够文化宫的领导吃顿饭!
( E$ d! K( f% [! j" s3 w! r' R& O3 [0 F" X1 x" I9 A
中华文化宫的真正问题在于庙穷方丈富!
5 D* @; f$ w7 ~% y

$ D7 {: \3 I8 L* h* k$ G/ i: y: V
捐款的时候号召我们P民,等事情办成了,成了侨领的功绩,然后巍巍丰碑,光耀中加!2 D/ r9 `+ F9 f# q+ I5 D  d  y! {
侨领们去X领馆论功请赏。坐拥蒙特利尔最好的地脚 任其贪污腐败!  u% a6 T6 b4 W
+ e  v/ S- A, E+ w; ?: J7 |( T
文化宫救活后:
. g/ A: h  C% o$ ~  o
) L5 t' q  J- h& E9 {3 [6 a1 \& n
X同乡会长拿与中央领导合影,外加X领馆的介绍信,回国为魁北克省设立中国办事处打前站,作为X省人,决定把这个办事处留在X地。接受国内方面的高规格接待。
4 F6 l1 k( e0 R4 X+ V
8 @7 }% K, S7 y3 E9 g9 Y; l还在加拿大从事教育工作多年,通过国内官方机构与国内学校合伙为PEQ骗学生。0 M$ e1 P/ t, @/ W4 x9 G
以不用考试不用面试直接转移民为手段,捞了大批好处!
" f( e# Z- i: ^( q
9 x/ u$ M$ g; P  A5 j

3 j9 g8 R% A6 k! g, }7 M如今又多了一项救活文化宫的政绩!
3 t, U7 h: i) ?2 A" z+ g
" s4 o  ?  F6 x& p+ X. `% O8 I

' {; V( W5 y/ V3 K9 b9 X" i/ D某被揭穿到广播电台的加拿大著名大律师!# L; \+ z/ s7 g7 ]. g
又可以吹嘘是她调解并救活了文化宫!该律师力大无比无所不能啊!$ N* Z/ s: j. J0 {6 U

7 \" z, H; v( t8 B2 c4 z
$ Z" B6 v" K4 V6 K2 `
华商会的摊位费 又多了室内场地,这个可比唐人街街卖的保护费收入高多了。
- j- k/ ~& N- @9 `' u* p4 }  v' k0 f# F而且旱涝保丰收,不用担心,下雨天,小贩以天气原因少缴,拒交保护费!
7 x5 `" j3 R. d- l今后不光夏天,一年四季都可以收! 而且冬天还可以办庙会!
8 r( _8 t1 m- d6 m4 w& M
" L  p! `( H/ _7 j9 K) s1 a
张仕根在签名时忽悠大家的口号是华阜是我家,原来是他的家。/ r0 U. l! i3 f( u, t1 z2 p
4 l2 W3 Z: \' q  p* c; l
X领馆的青天大老爷,在成功的以小企业也要造大船的气度,为某伪上市公司亲自造势圈钱后,也可以再让文化宫也上市一把。以便离任后 以天高一尺的名节 千古流芳,把XX签证服务中心迁到唐人街,然后把服务费增加一倍!
9 D7 ]! q' x6 m. m! M7 f

( Q- s' ]+ B& F4 e世人真正需要捐款修建的是一座天高五尺纪念碑,警示后来的蒙村的村干部,廉洁做人!4 C- ~. x( R0 n. P; o+ c: h2 U0 Y) @
警示侨领做与他们社团名字精神相符合的事情。
' C" v( |3 ^9 \
7 M  z" g# {# Y

  @& x: {3 d# D! F4 o真正需要签名的是请加拿大政府调查唐人街黑社会保护费问题,调查侨领的贪污腐败问题!

7 a5 g: Q3 A8 t+ R6 j
华商会收取的摊位费为什么不拿出来救中华文化宫

* R1 V( Z6 e) U4 q) I+ T+ C" n/ D8 q3 t/ @

' N4 C1 j+ Q! x
, _* o. c! f* w2 `

! W& i1 A! J4 M. z; u

4 ]: [  [, E6 K6 d: }
需要多少钱才能救滿地可中華文化宮
+ G/ w( {1 }- `4 o4 z3 t$ V. n
需要多少钱才能救文化宫
8 e5 m- J6 e  D; r* k  F来源:华侨新报* B) B6 ?6 s! o) v2 k9 Z, t. b

+ P) ]/ n- f0 J  ]
105日满地可华人联合总会在报章刊登全版《紧急通告》,“满地可中华文化宫要破产了,市政府决定于2012115日拍卖文化宫”,这个爆料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再次在华人社区掀起了巨浪。
早在8个月前,今年的224日,华总会也曾在同一份报纸上刊登全版广告《全侨动员拯救中华文化宫SOS》,首次向华人社区散发了文化宫即将破产的消息。当时也在华人社区引起一场不小的震动。华总会的这种做法引起了文化宫当局的强烈不满,文化宫主席王李芹美随即召开新闻发布会,向侨社报告文化宫的财务状况。根据王李芹美主席的说辞,文化宫的财务状况确实很糟糕,收入不足开支,银行贷款165万又即将到期,银行催着还款,但是即便如此,文化宫也并非快要破产,因为文化宫大楼现在的市值是450万元(用作商业用途市值是800万元),如果用大楼作抵押再向银行贷款个百八十万也不成问题。
那么为什么现在文化宫又突然要被政府拍卖呢?
就此广大侨胞关心的问题,107日星期日下午二时,文化宫当局在文化宫二楼礼堂召开了一个重要会议,会议的目的是“向侨社报告文化宫的情况和征询侨社意见”。会议之前文化宫在本地中文报刊上刊登了广告,邀请各社团负责人和各界人士出席,还给各中文媒体发出了电子邮件,“希望各传媒好朋友出席,将事实向公众交代,不要被假善心人误导。”
然而,出席这个会议的社团和侨胞并不多,中文媒体也未全数出席。倒是有3位重要人物列席了这次会议,他们是:魁北克省议员花地瑪女士、原市议员M.譚保利先生、中国驻蒙特利尔总领事馆徐飛領事。
文化宫主席王李芹美在会上介绍了文化宫从建成起直至今日的财务状况,指出导致市政府决定在115日拍卖文化宫的直接原因是因为文化宫拖欠了市政府10万元的税未付,其中有66千元是商业税。
根据文化宫与市政府签订的有关合同,市政府是不收文化宫商业税的,因为文化宫是一个文化机构而不是一个商业机构,那么这笔商业税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原来在20073月底,文化宫当局与某旅行社签订了一份租约,将一楼展览大厅出租给该旅行社作为营业用地,租约为期5年。到了201011月,市政府发现了这一情况,认为文化宫的这一做法有违之前与市政府签订的合同条款,因此要求文化宫在租约到期之后不再续约。同时市政府根据出租面积,评估出了相关面积的商业税,开出了一张大约52千元的税单,追讨过往4年的商业税。市政府的理由很简单,既然你用这块地做了生意,那么就得支付商业税。
然而当文化宫当局与该旅行社沟通,希望旅行社支付这笔商业税时,却遇到了阻力。
20114月该旅行社要求提前终止租约,并与文化宫签订了一个终止租约的协议,根据这份双方法人代表签字的协议,旅行社需要为提前终止租约支付25千元给文化宫,但这25千元是否包括商业税则不得而知,因为在那张终止租约协议中对那笔商业税一字未提。
王李芹美主席说,文化宫当年在与该旅行社签订租约时曾明确注明,如果将来有商业税,那么商业税需要由旅行社支付。她说,她本人亲自与该旅行社沟通多次,甚至发了律师信,但都没有成效。旅行社方面则表示,只要市政府的账单上注明是旅行社的名字,那么他们就会支付这笔商业税。可是场地是属于文化宫的,市政府的商业税账单只能开给文化宫。
这边正在为谁来支付商业税而不断的争论着,那边市政府方面则根据法律,从通知之日起的第31天起,每天按38元的标准不断往上加利息,以致一年后这笔欠款已经达到了约66千元。
站在文化宫的立场上,不要说财务紧张,没钱去付这笔商业税,就算账上有钱大家也认为不应该由文化宫去付。可是尽管文化宫在当年的租约中有提到如果有商业税该由承租方来支付,但是在终止租约的法律文件上,却没有这么个条款,也许这就是导致后来这笔商业税迟迟未付、更直接导致了文化宫将要被市政府拍卖这样一个结局的重要原因。
看来文化宫本身的工作也有不够的地方,可是有些文化宫委员却不这么认为,据他们说,当时与该旅行社签订终止租约协议的是原文化宫某副主席,是他在没有通过文化宫委员会讨论同意的情况下,拟定了终止租约协议,并在上面签了字。他们说,如果这是一种工作上的失误,那么这位副主席是否要为这个失误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承担一点责任呢?他们继续说,如今该副主席不仅没有为自己的工作失误有所表示,相反他所担任副主席的华总会还公开登报说文化宫即将破产,在社会上给文化宫的声誉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在实际工作中给文化宫的正常运作带来了难以估算的损失。从那以后文化宫举办各种活动越发困难。比如文化宫原有计划在今年暑期举办夏令营,而且已经有30多人报名,结果在华总会《SOS》广告刊出后,大家担心文化宫“破产”,纷纷要求退钱,最终使得该计划流产。
经济上的恶性循环,直接影响了文化宫的支付能力,导致包括政府的地产税也无法支付,两者相加使得文化宫欠市政府的税项达到了十万元,最终文化宫的委员们都收到了市政府决定于115日拍卖文化宫的法律文件。
由此可见,如今要拯救文化宫,只需在115日前向市政府支付10万元的欠税就可避免文化宫被拍卖。难怪文化宫当局对华总会提出的筹款方案不肖一顾。
华总会在《紧急通告》中指出,“总会认为,目前文化宫的状况是极度危急与非常复杂,把它从濒危状态挽救过来,资金是第一要素,因此总会号召:1,全侨动员展开每人捐赠10元活动,希望在不足一个月时间筹集20万元;2,恳请关心华人社区的各界人士及善心仁翁,每人借出或捐赠1万元,希望在不足1个月内筹集到150万元”。可是当有人在文化宫会议上提到以上建议时,立即遭到文化宫主席的断然拒绝,她说你有好的办法我愿意坐下来和你谈,现在不要再谈筹款。文化宫主席此番话的意思被解读为你华总会要捐款我欢迎,但是组织筹款还是得由文化宫来做。
虽然华总会也是一番好意,不过华总会提出的170万元筹款目标要在不到一个月里达到也并不被看好,原因是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本来应该属于全侨的文化宫却渐渐的从全侨的视线中被淡化,文化宫内部的运作已经鲜为人知,比如文化宫现在的欠帐究竟有多少?历届文化宫主席和委员们、以及全侨为文化宫的捐款究竟有多少,这些捐款又用到哪里去了?等等,一切都无法得到明确的答案,以致关心文化宫的人也越来越少,这一点从当天出席文化宫重要会议的人数来看就能得到证明。
所以就算能筹到十万、百万,也只能救文化宫一时。要想真正挽救文化宫,使得这座曾经寄托着无数华人同胞、三级政府、以及中国政府期望的华人文化宫永远立于不败之地,除了文化宫委员会一班人自己辛勤工作和奉献还不够,需要更多的人来参与文化宫的建设,而要做到这一点,文化宫内部的管理也许需要作出一些改革,比如增加透明度等,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全侨更广泛的合作和支持。
·本报记者
- Z2 O5 D& U$ \6 \# n# m
" F3 r" V/ z3 o6 ?+ y

. Q7 n' }" L+ J% L$ U
, ~( A; m7 o  \& c* x: x% G1 e% Y5 M9 w6 u6 X  A" [6 F  l
4 T# S( C2 j* J2 I

& E: n3 o. c# c% b  b
1 m' _5 ^9 m% h( p& @# {/ ^
# L+ p) m" g5 |$ n
1 `3 b* l4 x4 w9 }6 R$ Q1 v
, _1 a$ G# y  Q
8 f; G7 W2 c" s( 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2-10-20 12:22:34 | 只看该作者
中华文化宫是干啥的?是商业企业吗?自负盈亏?来到蒙城2年多,没看到有啥动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2-10-22 05:21:45 | 只看该作者

全僑動員拯救中華文化宮 SOS——滿地可華人聯合總會聲明

滿地可中華文化宮涉破產邊緣 各方出謀劃策盼現轉機
& H- `; l! w, B, d2 o4 \% P
2012- 10-19 10:45 來源: 路比華訊 作者:路比華訊

: _( L1 |, K( k0 X* h4 ~. v4 `
●滿地可中華文化宮陷入破產困境,令很多華人感到痛心。
上周六(6日)下午,滿地可中華文化宮主席王李芹美女士在文化宮二樓多功能廳召開新聞發佈會,宣稱文化宮因為嚴重的資不抵債而到達破產邊緣,如果沒有找到可靠的資金來源,及各方再不施予援手,將難逃11月5日被拍賣的噩運。' Z" M) v+ S+ a- j7 t4 P' t
王李芹美在會上公佈了一系列的資料,證實了從2005年11月12日開幕以來,文化宮的運作一直都是帶病之身,資金問題就一直困擾著文化宮的管理委員會,每個月的收入尚不足開支的三分之一,加之與租賃場地的商鋪經濟糾紛不斷,這個問題一拖就是多年,在今年的2月終於爆發出來,本地華文報章的篇篇聲明將文化宮的危機公之於眾。
要求共同分擔資金
& U9 b+ |: o1 S& q+ e& H王李芹美表示長期以來自己在委員會的批准下,個人資助文化宮的運營,頗感力不從心,也曾要求委員會的其他成員共同分擔,但最終都無疾而終。在會上,王李芹美更是公開承認在文化宮內部存在分歧,更是證實了坊間的傳聞,文化宮確實存在內鬥。
1 S' t5 V6 R- n: U% ?這些意見的分歧也直接表現在會場上,會場的氣氛並不友好,部分人士更是針鋒相對。當天到場的有南岸魁省自由黨省議員花蒂瑪女士及一些本地官員,花蒂瑪女士在發佈會後更與一班華社領袖商議拯救文化宮的事宜。
承載著華人的期盼和夢想2 T$ e: l& P, U# n. |
眾所周知,滿地可文化宮從籌建到正式運營都承載著多少華人的期盼和夢想,三級政府投入了鉅資,許多熱心人士奔走相助、慷慨解囊,有多少人希望這裏成為弘揚中華文化的基地重鎮,成為凝聚華人人心、顯示中華民族團結的視窗,但是如今它的「陷落」是否意味著中華文化在滿地可的衰落,甚至是華人社會在本地的勢微。滿地可文化宮即使挺過了被拍賣這一關,在今後的日子裏將如何正常經營、自負盈虧;早已被人詬病的文化宮組織架構如何做出調整,財務管理如何更加公開和透明,如何還公眾以信任;在這樣重要的決策上,為何需要外人來從中斡旋……這些都值得深思。
" Q4 ^5 u" u5 [: }我們真誠地希望各方能夠齊心協力,想出妥善的對策,拯救危如累卵的文化宮於旦夕,不要讓滿地可失去這個宣揚中華文明的重要文化據點。
0 y, H! O- D  \9 q2 x- P

. j0 }) x: M4 ?$ Z
  \; p% `: P( D6 y, Z1 o% q% E: F: r6 `& L3 O9 x2 ^9 O
全僑動員拯救中華文化宮 SOS——滿地可華人聯合總會聲明
( e9 J  |; V9 X$ w

5 [2 s: n/ s: n1 o3 S* v1 @. }9 ]# P: v: d' W
' {  ~5 b' {3 T- {
【時報專訊】經滿地可全僑努力凡二十年,經歷屆華人聯合總會負責籌備,卒由華總會第十二屆委員會於二00二年十一月與多個僑團負責人及社區知名人士,積極與三級政府展開多次商談,最後獲三級政府撥款支助,暨廣大僑界熱烈嚮應,文化宮卒於二00四年三月正式動工,二00五年十一月十二日隆重舉行建成開幕典禮。
* X8 Q! S' H5 J5 ^! p7 j0 ?& P  文化宮成立六年多來,在弘揚中華文化、開展與各族裔文化交流、促進中加友誼、組織眾多的來自中國的及本地的文化藝術團體舉行演出活動,以及協辦中文教育等等方面,做了許多工作,受到各方面人士的肯定。
3 L# Y5 T0 e3 ~6 S2 ?6 {  不意華人聯合總會於二0一二年二月廿四日在本報刊登整版廣告,標題是《全僑動員拯救中華文化宮 SOS——滿地可華人聯合總會聲明》。內容略述:「因各種原因,目前文化宮出現嚴重經濟危機,如在今年六月前無法解決的話,將有面臨破產被拍賣的可能,現在給文化宮的時間不多了。在此我們作如下緊急聲明:4 ~7 H: M  ^0 U+ q* J
  ★ 滿地可中華文化宮委員會應立即向全僑公開財務危機狀況;1 D6 b) c7 J" Y* J$ E/ a
    8 Q* d# M$ \( F! f
    8 ~7 {3 @& ]+ I/ N" Z
    ( U7 Q3 s1 X0 k( }9 T5 a
  • 文化宮主席應召開「文化宮基本會員」臨時緊急會議,商討解決辦法;
    4 f3 e! B! b1 b& t, |3 A( H
    0 a5 @. }6 Z2 F% _9 B
  ★ 堅持文化宮之宗旨,文化宮是非牟利機構,其最重要的工作是開展文化活動,包括弘揚中華文化活動和開展與主流社會各族裔的文化交流,要防止文化宮破產被拍賣改變文化宮的性質和用途;如不幸文化宮真的破產,我們華人社區如何面對主流社會?如何面對撥款助建文化宮的三級政府?
9 z& I- Y9 \7 b2 ~# O  ★ 文化宮屬於全僑,大家應團結起來拯救文化宮,在這裡我們強烈呼籲全僑關心文化宮、支援文化宮和監督文化宮,我們呼籲大家出錢出力,出謀劃策避免文化宮破產,讓它繼續為全僑服務。」
1 F& S! s) n5 ?: G7 e  據此,本報記者為進一步了解實情乃於週二以電話訪問前華總會主席邵禮平,他以目前情況較複雜,不便發表評論,婉拒訪談。記者乃設法聯系文化宮主席王李芹美,但可惜的是,據悉她刻下身在美國,要三月五日左右才可能返加云。
# Y0 Y: x: U! p  另訊:中華文化宮發出通告定於三月十日(週六)下午二時就有關情況假座該宮舉行新聞發佈會,歡迎記者及基本會員出席云。
; l) D3 a; v* T. `+ w' Z% a' {; F: x0 G+ x. B
% O( X7 E. z# |* [+ Y" j5 U. g! Q7 B7 a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2-10-22 21:33:28 | 只看该作者
中華文化宮真的平安无事吗?
( ~) ?: o0 |; j: U5 \" I' u2012-03-13 3:16$ ]% Y7 [0 ~- B( X
8 f1 B: p& j& U+ u2 ]9 p, b8 H
‧展翔
) p  N1 V0 A7 j' J4 r# T. k' c9 O4 [- F9 W2 x
  最近華人聯合總會,文化宮先後連續在報端(2月24日及3月2日)發表有關中華文化宮出現嚴重經濟危機的《聲明》與《公開信》,可算是華人社區所發生的前所未有的重大事件,也可以說是蒙特利爾式的「汶川大地震」。" ^, K) V6 v2 ?' q) ?
0 N4 z, R0 S% @) r- A, q. m
  從2005年中華文化宮開幕之日,蒙特利爾全僑興高采烈的將它看成是華人社區一座「地標式」的建築物。六年來全僑都從中沐浴著中華文化與各族文化交流的薰陶中得到歡樂。沒想到六年後的今天會發生如此嚴重的經濟危機﹗整個社區都被這突然而來的消息感到不可理喻,一時整個華社在沸騰,大街小巷議論紛紛,不悉其事﹗: T' {. z8 u' L% s& H
5 k5 r) T+ [( r" z9 V( O
  2月24日華總會發表聲明,《華僑時報》記者走訪文化宮擬採訪王李芹美主席,可惜她身在美國,要三月五日才能返加。人們懷疑《公開信》的發表,王主席是否知曉?《公開信》說:「文化宮從建成到現在的六年多時間均是入不敷出‥‥」究竟文化宮的經濟困境嚴重到甚麼程度,是否已達到「總會聲明」所說:「如在今年六月前無法解決的話,將有面臨破產被拍賣的可能‥‥。」衹有文化宮仝仁才知道,局外人是無法了解的。但拖欠員工薪金、電話被剪斷、文化宮已進入半關閉狀態已是不爭的事實。文化宮經濟已進入這樣嚴重的危險狀態,為何遲遲不向全僑公佈,群策群力以求解決,其中是否隱藏著甚麼企圖?# \$ h0 i8 w8 {  y" U

; ^, |8 N9 y6 t- L/ Q5 }  至於「公開信」中所述說的「前文化宮某副主席,未經文化宮委員會會議通過,就獨斷專行作出不智決定,自行簽署二份合同,造成文化宮損失15萬元之巨」。某副主席是誰?是否真有其事?應該向全僑作出公開交代。; ?0 x: _: Q5 D6 \& N
. h' w; s# X; ]/ j
  縱觀「總會聲明」,如果不抱有任何成見的話,字裡行間實在找不到有攻擊或貶低各文化宮委員之嫌,衹是「呼籲全僑關心文化宮,支援文化宮和監督文化宮,大家出錢出力、出謀劃策,避免文化宮破產」而已。況且,二十多年來,為中華文化宮的建成,歷屆華總會不少為其奔走策劃與籌款,說到底,華總會與文化宮是同一條籐上的瓜,一方有難另方支援,何「相煎」之有?
* Q7 j! t5 F7 c. @
( p$ p5 J  E* C, T3 [  文化宮是全僑的文化宮,文化宮有難,全僑有權更有責任過問。但2月24日中華文化宮發出的「特別通告」衹邀請各位傳媒記者及基本會員出席,卻將全僑排除在外,這是誰定下的法規?我們不相信就靠文化宮幾位委員就能解救文化宮於水火?/ s2 g* @5 V) G) V% Z4 k

: M3 H/ p0 |0 q8 }$ I" y---------------------------------------------------------------------
0 o) J3 y# F$ N5 w救救文化宮!
% r, R, d2 l# q9 f- J$ }. b' [  G2012-03-13 3:18$ u  w* }  ?, e( R6 t  w
2 z# ]4 F1 q6 l$ u- F7 w3 p" q. n
‧周毅# P" J% D7 |/ q  R

( E9 V+ \: t% Q; R% o5 M  文化宮歷經全僑二十餘年之努力,終於在六年前建好落成,每次進入內,不論是參予華人社團的活動,或是觀賞各類文化演出,甚或借書、看電視、與友閒坐聊天等等,總覺愉快,甚至自豪。因這是我們華人的文化宮,也感到僑胞多年的努力沒有白費。文化宮是華人文化交流的平台,是我們全僑的物業,我們也以此為傲。- F* h# S& o- i$ O

& Q# ^* ]' G' v9 T+ Y7 B! ]  一直聽聞文化宮經濟有困難,卻未料到已達危急之邊緣。閱華總會向全僑求救之動員後,經多方求證,確實此非空穴來風。在擔心之餘,也與朋輩商量,如何是好?次週,赫見文化宮諸君竟質詢華總會主席,稱其「企圖製造僑社爭端」、「擾亂視聽‥‥」。看報後,百思不得其解,文化宮已危在旦夕,何以還要粉飾太平,裝作若無其事,以圖隱瞞真相?難道真的想文化宮破產不成?須知,救文化宮,非單人匹馬可行,動員全僑才是明智之舉。甚麼「唯恐天下不亂」、「分化僑團的手段和做法,不知其企圖是甚麼」、甚麼「以和為貴,大事化小,小事化無」論,統統應休矣﹗以筆者之見,目前,最最重要的是,以拯救文化宮為一切、一切之大前提。若文化宮不幸落入他手,後果不堪設想,這將會是全僑的不幸,全僑的悲哀﹗華人亦將羞見三級政府,救救文化宮吧﹗

0 d2 ]* i/ `7 A0 x! E; X# 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2-10-22 21:34:46 | 只看该作者
月19日中午,滿地可中華文化宮主要負責人以及各委員會委員在唐人街文化宮三樓,針對目前該機構的財政狀況、過去幾年的各種主要活動回顧以及未來文化宮的改革方向等大家關心的問題,對本地華人媒體召開了一場記者說明會,以期用公開、透明、坦誠的方式,消除坊間的一些誤傳,讓所有支持以及關心中華文化宮的各界人士得到及時、正確的了解。' X" u$ P+ x8 B6 n, J) F/ S
滿地可中華文化宮主席王季芹美女士,副主席邵禮平先生以及秘書長鐘啟誠先生分別在會上向媒體做了詳細的報告。9 w6 r8 D' X( n, K9 W* ~
滿地可中華文化宮主席王季芹美女士首先針對大家關心的該機構成立以來各項財政收支情況,向媒體做了詳盡的通報。她指出,滿地可中華文化宮從2005年11月3日建成至今,向銀行貸款總計約165萬加元。在對政府方面,則需返還給政府的各種稅款總額約66萬2千9百60元。目前,文化宮通過自身的努力以及包括主席在內的各委員會成員自掏腰包還有社會各界的熱心捐助,經過四年多的時間,已經返還各類欠款,總計61萬元。現在,中華文化宮還欠銀行約155萬元,需返還給政府約15萬元。  a8 y! ^  o) W; J" n; J$ H
王季芹美女士進一步介紹道,作為代表及服務滿地可華裔小區的重要機構,滿地可中華文化宮一直努力以公開、透明的方式來管理該機構的各項開支。但是由于自從落成後,政府便停止對中華文化宮的補助,文化宮本身收入的不足以及越來越難辦各種籌款活動等情況,再加上尤其是近年來,經濟大環境不景氣的客觀外在因素制約,都使得滿地可中華文化宮遭遇到了嚴峻棘手的財政困難。
' Y0 Q1 f( G4 h王季芹美表示,她以及文化宮委員會各成員紛紛與政府方面進行了最大努力的協商,終于使得政府方面決定從2009年9月開始,對該機構作出了延期兩年還款的決定。盡管如此,滿地可中華文化宮每月的開支壓力仍然不小。(根據不同時期浮動利率不同,每月需償還銀行約1.3—1.4萬元,政府約8000元,各種日常雜項開支另計)9 K3 }0 B( C3 ~4 k
王季芹美表示,盡管從誕生起,財政困難就一直伴隨到今,但作為本地華埠地標以及重要的開展各項大小中華文化活動的場所,滿地可中華文化宮各成員們,一路走來,一直以一貫的熱情及堅強的決心堅持著,開展了許多重要的、有積極影響力的活動。
6 A8 Z% U; S+ e  b" c8 p* \滿地可中華文化宮副主席兼財政邵禮平先生在當天的記者說明會上簡單回顧了該機構成立以來,舉辦過的一些重要的活動。中華文化宮致力于中華文化藝術的推廣以及交流。迄今為止,中華文化宮邀請了中國國內各優秀藝術文化團體來本地展演百余多場次。這不僅讓本地的各個華裔文化藝術團體有了一個很好的交流平台及機會,更是向本地弘揚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藝術。
5 z6 @" `5 q' l9 p3 e在弘揚及推廣中華文化的同時,通過每年主辦及合辦各類中西文化藝術活動專場,滿地可中華文化宮也成為了中華文化藝術與其他族裔文化藝術交流的重要場所。每年有大量不同族裔、文化背景的觀眾走進中華文化宮,欣賞或參與這些藝術活動,中華文化藝術也因此借助這個平台,讓包括主流社會在內的更多族裔,能夠親身體驗及了解。
+ P1 k: a6 a! h, {隨著不斷的發展及影響力的增大,滿地可中華文化宮,已經不僅僅局限于只關注在文化宮內的活動。邵禮平先生接著介紹道,中華文化宮也承擔起讓華裔走出小區,讓更多人客觀了解歷史以及現代中國的責任。2006年10月,在滿地可中華文化宮的努力下,滿地可市政府主要官員組織了一個具規模的文化交流參訪團,由中華文化宮相關人員的陪同,到中國展開了一系列具有意義及作用的訪問交流活動。此事在當時分別都受到了中國以及本地媒體的關注報導。另外,為了讓生在海外的華裔青少年們能真正認識中華文化,滿地可中華文化宮也多次成功組織參與了廣受好評的“海外華裔青少年尋根之旅”活動。  @  [% h  u! |0 ]- d& O1 ?
邵禮平先生說,在加拿大國內,滿地可中華文化宮組織參與了各種主流社會的活動,例如,每年聲勢浩大的加拿大國慶、魁北克省慶大游行等。通過積極參與這些活動,華裔小區得以融入加國社會,同時也讓主流社會更好、更多機會的認識華裔小區。7 p# r' A6 R( A4 C7 Z
另外,滿地可中華文化宮也成為了海外華人對祖國中國最有力的眾多支持力量之一。每年中國國慶節,中華文化宮都會舉辦或承辦一系列的慶祝活動。尤其是在2009年,中國60周年大慶的時候,中華文化宮更是成功舉辦了一系列相關慶典活動。2008年是中國的奧運年,但也在那年,中國國內以及海外,出現了一些不和諧的聲音。滿地可中華文化宮本著一貫的立場,旗幟鮮明的反對三獨,即台獨、疆獨及藏獨。與本地華人一起,向主流社會發出華人共同的聲音。在中國發生了包括冰凍以及地震等自然災害的時候,中華文化宮也及時發起了捐款活動。) T  r  Z) l& d# \; ]
在記者說明會的最後,滿地可中華文化宮的主席、副主席等主要負責人表示目前中華文化宮方面正在針對財政困難,開始著手進行一系列的改革計劃。其中包括精簡縮編人事,由委員會各委員輪流負責,加上義工協作來處理日常各項活動運作。暫時關閉文化宮三樓,力推一樓、二樓場地出租,並承辦更有效益的活動,以其減少開支,增加收入,渡過財政難關。1 \6 C7 ?# m* N( M% S( V
面對記者提出的文化宮是否會關門停止服務或者移交給政府進行管理運作的問題,文化宮各主要負責人們都一致表示,文化宮絕對不會出現破產以及移交政府或其他足裔來管理的局面。他們也借此呼吁滿地可所有華人同胞,希望大家都能有一個主人意識,共同來繼續支持、守護這個代表華人小區的滿地可中華文化宮。' v" j1 }: E0 _, d
附︰
- {3 t3 C0 T. G6 q1 q& {重大事宜安排︰ 514-823-3088 主席王李芹美女士
; b! L: V8 e' u4 t8 B出租及相關活動事宜︰ 514-866-6156 , 514-737-3797 副主席及財政邵禮平先生
: ]1 o' x  L- Y: s- M* B/ Y" g% F. S+ S' I日常事務︰ 514-788-8986 轉 202 王小姐 (國、粵、法語服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7-7-23 11:55:05 | 只看该作者
蒙特利尔文化宫需要多少钱才能救,再次在华人社区掀起巨浪

- b2 m, z' h/ {7 S6 z
: K  q4 n" q: r3 \7 Q
蒙特利尔文化宫需要多少钱才能救,再次在华人社区掀起巨浪 (一)
《华侨新报》记者
10月5日满地可华人联合总会在报章刊登全版《紧急通告》,“满地可中华文化宫/ K2 O5 a& ^  c' h+ Q. ~3 q
要破产了,市政府决定于2012年11月5日拍卖文化宫”,这个爆料如同一颗重磅炸弹,
* X9 I) y( r' n4 `再次在华人社区掀起了巨浪。
早在8个月前,今年的2月24日,华总会也曾在同一份报纸上刊登全版广告《全侨
7 u5 V" o& }  g2 r6 j动员拯救中华文化宫SOS》,首次向华人社区散发了文化宫即将破产的消息。当时也
# f9 g" q+ ^  L# L% |8 G9 G在华人社区引起一场不小的震动。华总会的这种做法引起了文化宫当局的强烈不满,
  t0 T1 w7 P3 e, f% v文化宫主席王李芹美随即召开新闻发布会,向侨社报告文化宫的财务状况。根据王李
6 G$ l' s$ _% r, s. P4 h) b* l1 X3 T芹美主席的说辞,文化宫的财务状况确实很糟糕,收入不足开支,银行贷款165万又
7 I$ G2 o& H; P4 x3 f7 u即将到期,银行催着还款,但是即便如此,文化宫也并非快要破产,因为文化宫大楼2 n; V8 @5 K/ }6 q7 s
现在的市值是450万元(用作商业用途市值是800万元),如果用大楼作抵押再向银行
# f, Q2 I% d- z贷款个百八十万也不成问题。
那么为什么现在文化宫又突然要被政府拍卖呢?
就此广大侨胞关心的问题,10月7日星期日下午二时,文化宫当局在文化宫二
+ V* \7 _" O% D& o9 q" F3 w楼礼堂召开了一个重要会议,会议的目的是“向侨社报告文化宫的情况和征询侨社意4 {2 D* s* H" |8 C8 J1 {
见”。会议之前文化宫在本地中文报刊上刊登了广告,邀请各社团负责人和各界人士出  c8 u0 _  Q9 Q! Q' _3 X1 w
席,还给各中文媒体发出了电子邮件,“希望各传媒好朋友出席,将事实向公众交代,
( ?2 [  U: @* q& x, ~" B不要被假善心人误导。”
然而,出席这个会议的社团和侨胞并不多,中文媒体也未全数出席。倒是有3位' H/ \+ G7 E2 f) U  n. I
重要人物列席了这次会议,他们是:魁北克省议员花地瑪女士、原市议员M.譚保利先
/ _( Y2 x+ Q, F! W( B/ E( ~生、中国驻蒙特利尔总领事馆徐飛領事。
文化宫主席王李芹美在会上介绍了文化宫从建成起直至今日的财务状况,指出导7 J* j9 N& S; f5 X
致市政府决定在11月5日拍卖文化宫的直接原因是因为文化宫拖欠了市政府10万元的, {, ^' b( V& @/ Z
税未付,其中有6万6千元是商业税。
根据文化宫与市政府签订的有关合同,市政府是不收文化宫商业税的,因为文化. s6 j8 W0 L: N- R# D, a
宫是一个文化机构而不是一个商业机构,那么这笔商业税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原来在2007年3月底,文化宫当局与某旅行社签订了一份租约,将一楼展览大厅5 \" b' r6 p2 ~; W' q9 ~
出租给该旅行社作为营业用地,租约为期5年。到了2010年11月,市政府发现了这一+ C9 _# ?& W4 |: V! L9 @4 a/ H; y  s' i
情况,认为文化宫的这一做法有违之前与市政府签订的合同条款,因此要求文化宫在& r$ \6 Y7 {, O3 b9 G) _
租约到期之后不再续约。同时市政府根据出租面积,评估出了相关面积的商业税,开
6 a4 y* F- @8 @: @& f0 @出了一张大约5万2千元的税单,追讨过往4年的商业税。市政府的理由很简单,既然( t2 M+ d7 Q6 y: b+ ~
你用这块地做了生意,那么就得支付商业税。
然而当文化宫当局与该旅行社沟通,希望旅行社支付这笔商业税时,却遇到了阻3 C2 Z* O" E: G. M/ _. _
力。2011年4月该旅行社要求提前终止租约,并与文化宫签订了一个终止租约的协议,
7 ]* z2 V3 W' S+ K( I7 I0 S2 O根据这份双方法人代表签字的协议,旅行社需要为提前终止租约支付2万5千元给文化& l1 a( G" d' o$ E
宫,但这2万5千元是否包括商业税则不得而知,因为在那张终止租约协议中对那笔商
& y2 }0 E' L7 i业税一字未提。
王李芹美主席说,文化宫当年在与该旅行社签订租约时曾明确注明,如果将来有+ b, ]- l; E- p! h
商业税,那么商业税需要由旅行社支付。她说,她本人亲自与该旅行社沟通多次,甚, u3 r2 R" O1 K4 v& B; h
至发了律师信,但都没有成效。旅行社方面则表示,只要市政府的账单上注明是旅行) |' z' f- [& V) I
社的名字,那么他们就会支付这笔商业税。可是场地是属于文化宫的,市政府的商业
% U/ B8 s: N# x8 c# n1 M税账单只能开给文化宫。
这边正在为谁来支付商业税而不断的争论着,那边市政府方面则根据法律,从通: M( n5 p8 l. e
知之日起的第31天起,每天按38元的标准不断往上加利息,以致一年后这笔欠款已经
- x" V1 R2 q8 k2 d+ C. n6 k达到了约6万6千元。
站在文化宫的立场上,不要说财务紧张,没钱去付这笔商业税,就算账上有钱大
% `1 B- t5 {9 ^$ u( H家也认为不应该由文化宫去付。可是尽管文化宫在当年的租约中有提到如果有商业税4 |4 U% Z& C% U8 Z8 t- _" v
该由承租方来支付,但是在终止租约的法律文件上,却没有这么个条款,也许这就是% R9 b3 G7 |" F4 v
导致后来这笔商业税迟迟未付、更直接导致了文化宫将要被市政府拍卖这样一个结局" a, m1 D) i0 e
的重要原因。
看来文化宫本身的工作也有不够的地方,可是有些文化宫委员却不这么认为,据
  m, Q/ l5 ^" G: T2 q他们说,当时与该旅行社签订终止租约协议的是原文化宫某副主席,是他在没有通过
% G9 M# u, k. {文化宫委员会讨论同意的情况下,拟定了终止租约协议,并在上面签了字。他们说,6 }6 M2 x) C3 `! n# p7 Z
如果这是一种工作上的失误,那么这位副主席是否要为这个失误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承* @4 a7 e, ~8 \: f) P' w
担一点责任呢?他们继续说,如今该副主席不仅没有为自己的工作失误有所表示,相& X; n. n* a7 k# q1 N% G* k( ~2 b
反他所担任副主席的华总会还公开登报说文化宫即将破产,在社会上给文化宫的声誉
8 V: m5 A' d2 m! o: |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在实际工作中给文化宫的正常运作带来了难以估算的损失。" w& [7 G+ Z: _' @; o9 O$ o. M
从那以后文化宫举办各种活动越发困难。比如文化宫原有计划在今年暑期举办夏令7 j9 ]# E6 Q/ _/ b; e  r. p
营,而且已经有30多人报名,结果在华总会《SOS》广告刊出后,大家担心文化宫“破; o: ]9 D) R+ }! s' W5 W
产”,纷纷要求退钱,最终使得该计划流产。
经济上的恶性循环,直接影响了文化宫的支付能力,导致包括政府的地产税也无- C2 J3 e2 F, |7 t4 A; i0 U
法支付,两者相加使得文化宫欠市政府的税项达到了十万元,最终文化宫的委员们都7 A. P* @# p& s. \
收到了市政府决定于11月5日拍卖文化宫的法律文件。
由此可见,如今要拯救文化宫,只需在11月5日前向市政府支付10万元的欠税就
  B$ j) O0 f, q可避免文化宫被拍卖。难怪文化宫当局对华总会提出的筹款方案不肖一顾。
华总会在《紧急通告》中指出,“总会认为,目前文化宫的状况是极度危急与非常
9 i# Z! v/ [( q" y复杂,把它从濒危状态挽救过来,资金是第一要素,因此总会号召:1,全侨动员展开
* ^/ V5 n- i' A每人捐赠10元活动,希望在不足一个月时间筹集20万元;2,恳请关心华人社区的各$ W7 p9 A6 N, W# Y  J* O
界人士及善心仁翁,每人借出或捐赠1万元,希望在不足1个月内筹集到150万元”。可1 `4 k2 U6 }# Z
是当有人在文化宫会议上提到以上建议时,立即遭到文化宫主席的断然拒绝,她说你
* e; P% F5 L2 x. U有好的办法我愿意坐下来和你谈,现在不要再谈筹款。文化宫主席此番话的意思被解
1 n: ~/ A8 E3 M读为你华总会要捐款我欢迎,但是组织筹款还是得由文化宫来做。
虽然华总会也是一番好意,不过华总会提出的170万元筹款目标要在不到一个月1 L# G) @. ^8 p) {* E
里达到也并不被看好,原因是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本来应该属于全侨的文化宫却) C7 `4 k1 b) ?
渐渐的从全侨的视线中被淡化,文化宫内部的运作已经鲜为人知,比如文化宫现在的
3 i1 A6 k9 L: ]/ F* W8 T欠帐究竟有多少?历届文化宫主席和委员们、以及全侨为文化宫的捐款究竟有多少,
+ [' e1 J. C, H/ N9 y/ E- O# L; p这些捐款又用到哪里去了?等等,一切都无法得到明确的答案,以致关心文化宫的人& w' S. }; \+ q! D+ P, U  I( k5 J
也越来越少,这一点从当天出席文化宫重要会议的人数来看就能得到证明。
所以就算能筹到十万、百万,也只能救文化宫一时。要想真正挽救文化宫,使得
) D$ @2 g. I2 N这座曾经寄托着无数华人同胞、三级政府、以及中国政府期望的华人文化宫永远立于3 R* u/ F. b0 {: ]$ U9 A% u9 |
不败之地,除了文化宫委员会一班人自己辛勤工作和奉献还不够,需要更多的人来参
9 b. C% A- D, v: g( M# B与文化宫的建设,而要做到这一点,文化宫内部的管理也许需要作出一些改革,比如
& C8 }5 r( t( V7 A$ L增加透明度等,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全侨更广泛的合作和支持。
市府欠税全部付清 华人文化宫柳暗花明 (二)
《华侨新报》记者
一周来,满地可华人文化宫的命运继续得到普遍关注。华人社区内关于文化宫的命运开始
! A- H4 N2 A' s0 W2 z流传多种不同版本,有的说这次文化宫在劫难逃,即使市政府不拍卖银行也要拍卖,也有
4 \) O, Q" u3 Z0 x0 E的说文化宫将要被某个人占有,变相变成私人的物业等等。
大家都在等待着文化宫委员会发布权威的消息。
终于在16日凌晨,文化宫委员会的一位理事通过邮件向媒体发布了一个最新的消息:“经过+ \9 f7 I7 |% R$ G1 ]+ c! l; x( Q
10月6日文化宫主席的新闻发布后, 相信大家都明白到文化宫的财政近况,由2011年新一届
: ~& q7 y% D8 F# f# k- h1 ~% z理事会的努力,至2012年又一届理事会继续努力,虽然一直有人对文化宫发放不利消息,) g% \+ D' _7 c, x4 K5 J) y
破坏文化宫的形像,我们这两年与政府及银行谈判也未能取得优势,所以只有在2012年4 a% u& h/ o3 b  v
10月12日由王俊勤前主席缴交$101,527.19,而市政府也收回拍卖这项债的行动。”- ?* B; A8 {; ]9 F% A
这份邮件的要点其实就是2个,一是文化宫前主席王俊勤已于10月12日向市政府缴交了! D) J& n9 T* u0 G7 d* m
$101,527.19,付清了文化宫之前欠市政府的税;二是市政府已经收回拍卖文化宫的决定。) E5 o4 L& A/ M
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好消息,至少文化宫目前是被保住了。
但是这$101,527.19究竟是王俊勤主席帮文化宫付了这笔税款,还是王俊勤主席把这笔钱捐4 m: f% x- z9 s/ I  u! U
給了文化宫?或许是王俊勤主席把这笔钱借给文化宫,使文化宫有能力可以去支付市政府8 B, B0 q8 W; z6 h( Z
的税款?不管是代付还是借款,王俊勤主席拿出这笔钱有没有其他附加条件?带着这个疑% |( l. y2 L' M7 c0 i  h/ D
问,记者询问了文化宫理事会的那位理事,得到的回答是王俊勤前主席是把这笔钱借給文7 \7 }1 |/ ?: u/ Y5 k9 N* W5 O
化宮的,而且並無要求利息。由此看来,王俊勤前主席在文化宫的关键时刻,是出手相
6 E+ ^3 d' `% B3 H  n% M5 G/ b助,精神可嘉。
那位理事还表示,近日,华总会刊登广告为文化宫筹款,对此文化宫理事会表示十分感
) d% y4 c  W3 l7 T谢,他说,为了让侨界更了解文化宫的运作,增加透明度,文化宫理事会已考虑作出一些
  W/ x, q  C9 m* T. @1 s$ q改变,比如今次及时向社会公布消息,并把付款凭证也同时公布等。同时为了让广大社会# Y' G( {3 H: b/ x: w
人士放心的为文化宫捐款,真正解决文化宫的财务困难,我们也希望能成立一个代表全
1 P3 @- G: a# R2 M& a侨、学界及文化界的筹款委员会,来负责筹款及监察工作。
光靠输血救得了文化宫吗?(三)
《华侨新报》记者
10月18日,本报发表《市府欠税全部付清 华人文化宫柳暗花明》的报道,披露了' V* Z& Z+ ]/ F/ Z
满地可华人文化宫前主席王俊勤于10月12日向市政府缴交了$101,527.19,付清了文化
8 N6 d  J3 x% P宫之前欠市政府的税,而市政府也收回了拍卖文化宫的决定的消息。报道特别指出王! j1 \9 }# p; L2 v  R7 n
俊勤先生是把这笔钱借給文化宮的,而且並無要求利息。
同一周,本地某中文报发表了一篇专访原文化宫副主席兼财政邵礼平先生的文4 q. f2 R# y8 |( y- P( N
章,题为《文化宫何去何从?》。邵礼平先生在回答记者关于是谁已缴付市政府10万7 p( `+ w9 J5 F- b2 Q
元地税的问题时说了以下这番话:“至于是谁我也不知道。上月当我接到政府要拍卖文, R8 t; x) g1 }. I
化宫的通知后,我是债权人之一,我立即咨询了我的律师意见,律师对我说在文化宫+ Y+ J0 g# m- A$ @
内有多位债权人,如果你想成为第一债权人,很简单你第一个付清欠市政府和银行的
. |2 `7 X+ W( N款项就可以。”他接着说“第一债权人就是文化宫的新老板,只要合法你想做什么就可( T# x7 \9 |  M" r
以做。其他的委员和债权人和文化宫再没有任何关系了。”他还接着说,文化宫“做的
& B4 L+ @/ }; U4 W" x- s好每年利润有20万,投资200万下去,10年至15年可归本。我想这个人一定是一个精
! R6 R  A. ]8 L& ^: f+ ^' m- a明的生意人。
人们在读完上述2篇报道后自然会产生这么一种联想:王俊勤先生是一个精明的& ]* b# i; N! Y) Z7 v
生意人,他抢先缴付了市政府的税、如果再付清银行的款项后就成了文化宫第一债券4 s# r/ |( B; _; _& I, c
人,也就成了文化宫的新老板,只有合法他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做得好每年有# a% ]' z/ v2 F- e: |( v: d
20万的利润。
这里暂且先不说邵先生的这番话会不会对王俊勤先生的借款行动带来什么负面影
, ?8 U! F1 [: C% g( j7 Z; i响,就是邵先生的这番话着实令许多关心文化宫命运的读者大吃一惊,大家对文化宫% }  o* \7 D- ]* Q. h, j3 I
的未来命运更加担忧,难道文化宫真的就此会落入个人手中,变成私人企业?难道之
3 n: r- {9 g3 J( e* n前大家为建造一所属于全侨的文化宫而捐钱出力,现在真的都打水漂了?
. W1 x* J5 i% L2 X# z+ h& G社会舆论产生的压力是难以估量的,这种无形的压力不仅压在大家的心上,更沉
. D% M: I0 a- y( m4 U# _重的压在文化宫每个委员的肩上。他们面临着一个两难的局面:要么就此放手,让文
/ Q, I* c$ G9 P0 R7 k) W化宫破产,变成私人机构,这样做会让全体华人在政府面前颜面扫地;要么再想尽办1 y4 @& y6 I3 V# @  o) }# h% q$ x
法,找到新的财源,先还清银行及所有债权人的借款,把文化宫保住再说,但这样做
! v4 l/ \8 m1 c必须要接收更严苛的条件,让文化宫背上更沉重的包袱。
站在文化宫一班委员们的立场上去想,就很容易理解他们此时的心情,有谁愿意
: m. w/ |4 W# T  `: {, S自己曾经付出过心血养育的孩子被别人抱走,更有谁愿意承担属于全侨的文化宫在自
; H1 J- P1 g8 F# i3 F9 y5 \己手上因破产而失去的罪名。
也许正是由于这种压力,使得文化宫委员们最后痛下决心,铤而走险。在过去的
! G* G' e0 A: g一周里,文化宫全体委员签字同意以文化宫大楼做抵押,向X金融机构借款200万。用& C/ R& D: t' o# k- |) C5 m
某些委员的话说,自己在签字时心情非常沉重,因为这家金融机构的借款条件相当苛
. @2 R. W2 V6 _7 x' g' e刻,除了要用文化宫大楼做抵押外,借款期最多也只给2年,而且利息高达2位数,这
& J7 I# G8 ~- N7 H0 f% O/ n意味着每个月文化宫连本带息要还2万元。
在中国浩瀚的成语中有一个成语叫作“割肉补疮”,比喻用不计后果的方法来救燃
. A4 x  z1 M: q: M" C; M# T眉之急。如今文化宫也采用了这个下下策,文化宫的委员们并不是不知道这样做的严
) T8 S, k2 [$ U# B, u8 I重后果,而是实在没有办法。
只要了解文化宫的历史,就可以知道这样做不仅是一步险棋,而且是一步赢数很
% Z8 m  ?( L1 ^, v低的棋子。因为2005年11月文化宫落成时,文化宫第一届委员会就以大楼做抵押,向% g, C! v- z: \
CIBC银行贷款150万元,仅仅过了2年,当王李芹美2007年接任文化宫主席一职时,
; {* {- q9 v  I文化宫的账上不仅已经所剩无己,还欠了政府60多万元。为了能让文化宫继续生存下9 U; V$ X  p1 V* [* X# B
去,文化宫第二届委员会再以大楼做抵押,向TD银行贷款165万元,还掉CIBC银行的, G( m' U" |; j8 x
150万贷款后,留下15万作为运营资金。如今5年过去了,文化宫的账上不仅没有多出7 \  v' W+ b" ]* V
钱来,还频临破产的边缘。因此可以预料,如果再按此方法继续下去,文化宫2年后还
. z  ~& C, t  Q$ t是难逃被拍卖的命运。
如今的文化宫就像一个病人,而且病的很严重,急需输血,要不就会有生命危
7 v0 Y* |# p  a0 I险。X金融公司这200万就是给文化宫紧急输了血,使得文化宫暂时没有了生命危险。
# u& {3 Y) M9 _; r& o2 j* M但是文化宫的病根究竟在哪里?如何才能找到病根,来个彻底的治疗,这恐怕是一个
+ T; J4 x1 N) L/ G! P当务之急要做的事。而要做好这件事不仅需要文化宫全体委员的努力,更需要广大侨
( ^# ^/ B( Z, S5 I8 }胞的支持和帮助。
文化宫由于财政问题,目前只有一位拿薪的管理员(西人),他要负责整栋大楼
* C0 S4 j$ ]! q/ @/ |: X8 H) H0 h6 u从开门打扫卫生,修理,,,所有的日常维护工作,工作一点也不轻松。文化宫的委
% [! [" d. `  p+ N员目前只有8位,其中5位已经70岁以上,常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剩下的几位委员每
% R5 D# j" y: W$ W9 O: Y- F% e个人都需要为生活去打工挣钱,但是他们为了维持整个文化宫的运作,还是化了很多
. s( }, ^) N/ D0 c3 t* \时间在文化宫上,而且不拿一分钱。他们也希望能得到更多侨胞的理解。
据悉文化宫委员会已经草拟了一份文化宫重组及发展计划,希望从扎扎实实的工
8 d- q3 G; ~+ p" T+ |& _  G0 F作开始,把文化宫重新正常运作起来,争取早日做到财务收支平衡。同时为了重拾侨5 e  T1 K: E8 d9 O
社对文化宫的信心,他们也希望能早日成立一个独立的文化宫基金会,来负责筹集和
8 x2 V/ |5 r; F7 ]# B- [. a管理社会各界对文化宫的捐款。他们更希望侨界的广大能人,能伸出援手,
目前文化宫的委员有9名,文化宫委员会:王李芹美、钟启诚、罗华、陈燮堃、林彩霞、: w. V6 [9 G$ I' V* @
胡熊月儿、余文蔚、石耀华。
文化宫前主席王俊勤关于文化宫财务的一点说明 (四)
《华侨新报》记者
本报上期发表了“光靠被动输血救得了文化宫吗?”一文后,收到了文化宫第一任
" Z5 k7 j$ r! |% v5 T. A主席王俊勤先生的来函,王先生在函中指出该文章在叙述文化宫2007年之事有不确之
0 H) S$ d+ P3 l; p: D* `$ u处。
他在来函中指出,“2007年初,我仍是文化宫主席,约在四月时候,我和TD银: x8 H6 I) ]! I7 y! x6 {
行商业部门副主席接洽,谈到文化宫要换银行,需要贷款165万元。直到2007年6月. J3 z6 T9 V; b# h* [
8日,我和当时的财政委员到TD银行签了贷款合约,到了2007年9月(或10月)我才
( Z$ w, E0 Y6 i辞掉文化宫主席。”
王俊勤先生指出,“当我辞去主席时,文化宫仍有相当现款。在2006年12月
7 g, I! L  t; W, Q% t4 C! g/ h31日,文化宫有现金$25,116,还有TD Investment Certificate (CD投资)  J& F2 H! k7 {9 C# Z! m
$220,000,并有移民部的行政津贴$125,000(2007年、2008年每年仍都有1 ^: U+ J& t8 O# n4 N
$125,000津贴)。”
王先生表示,由于现在手上没有2007年的文化宫财政报告,所以无法提供2007年9 I* [8 b* j; b( H% Y
底时的文化宫财务情况。他特别指出,在他当主席期间,文化宫每年的财政报告都是6 a9 m$ D# t7 i; ^) S- X% w
经过会计师(CA)核数的。
满地可中华文化宫属于全侨,所以文化宫的财务情况也被大家所关心,文化宫当
8 p9 q0 B; W/ E; a& v: N% c局越做到财务透明和公开,就越能获得大家的理解和支持。我们非常感谢王俊勤先生
' v3 p" |) \( \/ K1 c能够以当事人的身份,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提供当时的实际情况,同时也希望了解文
6 a3 D& L- ?( r' ?化宫历来财政的权威人士和负责财政的委员能够出面来回答
许多侨胞一直想了解而一
1 J$ h% ~( o0 E  m0 H直未得到回答的一个问题,那就是侨界为文化宫捐献的70多万元究竟用到哪里去了?
% ]1 i$ E' F2 M1 f9 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ww.MontrealChinese.com蒙特利尔华人网 蒙城华人网 蒙特利尔留学生论坛 蒙特利尔中文网 蒙城中文网 ( www.MontrealChinese.com ) google.com, pub-6124804848059427, DIRECT, f08c47fec0942fa0 google.com, pub-6124804848059427, DIRECT, f08c47fec0942fa0

GMT-4, 2025-11-21 18:00 , Processed in 0.06472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