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特利尔的王志国上了《人民日报》 ' [) `. U( j/ x' m5 Q
& A, V3 N4 J* ~3 \& L% a
. m* D8 e! R: m/ w' P, I+ p4 X' F( X, u
0 ~+ }& P0 ~8 M$ n0 W+ J' r+ m% I$ i3 J& p. b) t2 F1 M" I" n
# K6 H; c- F( C/ Y; r8 m% ~
; L7 n! G$ q- g: m8 G" \, b , v! u/ @$ P8 M; r. ~$ `
8 O9 H# Y$ H0 Y" V. X Y8 F3 k
对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是国际科学界遵循的共同准则。然而,在近来被热议的“王志国论文”事件上,中外有关方面的态度和做法却大相径庭,发人深省。
8 Y) `1 e X. W
& ]- R, L# Q$ U6 @ “千人计划”入选者、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王志国,是加拿大资深科学家、蒙特利尔大学教授、蒙特利尔心脏研究所某实验室负责人。今年6月,他在得知自己发表在《生物化学期刊》的两篇论文有“图像问题”后,主动要求撤销这两篇文章。而这两篇论文的另一名共同通讯作者(通常指研究课题的负责人——作者注),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杨宝峰;其参与单位,按排序分别为蒙特利尔心脏研究所、蒙特利尔大学药学系,哈尔滨医科大学药理学系、心脏血管研究所;其经费来源,一部分来自加拿大一方,另一部分来自中国,分别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 R' M1 V/ G& T/ H8 v( \% m1 Y
- @, }1 A: c0 W% r2 H( P 6月底,蒙特利尔心脏研究所在收到两篇文章撤稿消息后,立刻启动调查。9月2日调查结束后,蒙特利尔心脏研究所认为:依据蒙特利尔心脏研究所研究机构方针以及科学研究的最高道德标准,王志国偏离了蒙特利尔心脏研究所开展科学研究的道德标准,也偏离了他作为研究人员的职责。为此研究所决定,取消王志国的科研权利和他的研究者身份,关闭其实验室;另外,建议王志国同时将另外3篇已发表的论文撤稿。! L; |8 ~4 R0 F; b* ? \3 b) C7 n
' w# ]6 V. r4 N/ D8 c
与蒙特利尔心脏研究所的行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相关单位的表态。哈尔滨医科大学称:我们这块没有问题,是加拿大那边的事。教育部科技委学风建设委员会主任吴常信称,并没有接到相关的举报信,根据程序是要先有揭发资料,教育部委托进行调查,根据实际情况再考虑如何处理。
. I# m( T i4 E4 ^
5 w U: K7 {, ]; f+ u7 t, s# ], P “王志国论文事件”再次说明,“零容忍”原则在我国科学界并没有落到实处,许多部门和单位甚至是“零作为”。在去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常委、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兼学风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就曾经直言不讳地指出:中国教育管理部门对学术腐败问题处理几乎是“零作为”,致使学术腐败现象在中国内地愈演愈烈。
5 c' J& C6 T, a5 f8 e# x( g, u( n; A3 i/ e+ d; K8 _
对于包括论文造假在内的学术不端行为,相关部门和单位不可谓不重视,都设有所谓的“学术道德委员会”、“学风建设委员会”、“科研诚信办公室”等学术监督机构,“零容忍”的宣示也不绝于耳。但人们看到的,却是雷声大、雨点小,特别当遇到当事人是院士、校长时,更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此前广受诟病的中科院院士魏于全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连达涉嫌“论文造假”事件,莫不如此。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因为当事人是院士、是校长,就视而不见、不了了之,其危害更大。
# p& e" Z/ y; X7 P6 p' Z( w: B1 }
5 f" e$ [" E/ D! x8 y2 c 刮骨方能疗毒,惩前才可毖后。在当前科研经费大幅增加的情况下,更需要把“零容忍”真正落到实处,对学术不端事件严格惩处。否则,只会助长不正之风的蔓延,糟蹋更多的科研经费。
. ?) o; P2 \# F3 t: ^4 C
! @$ y: {3 p( c0 |% e “王志国论文事件”发生后,他本人已郑重道歉,并表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作为课题的合作研究单位和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哈尔滨医科大学和杨宝峰怎么可能一点责任都没有?而支持这两项课题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管理部门,又岂能“民不告官不究”?+ z! u1 {: A1 R2 E+ t1 |: o
4 S) e( m7 P; _3 X 据报道,中国工程院科学道德办公室称:已经对王志国论文事件有所了解,将会做进一步的调查。人们期待着,相关部门能本着“零容忍”的原则,有所作为。 ) I0 K) j% F* d; Z! s' n) y
2 k, v; C$ Z' O& H% i' T$ N9 W4 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