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MontrealChinese.com蒙特利尔华人网 蒙城华人网 蒙特利尔留学生论坛 蒙特利尔中文网 蒙城中文网

查看: 295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加国新闻] 移民部长郑重表明:加拿大不鼓励双非婴 请愿激增至7600个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6-27 07:04:2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8 U/ F& X8 O+ l4 Z. |
请愿签名地址
2 \; \. }( K; S' Y

: M' F( l+ P( E2 zhttps://petitions.parl.gc.ca/en/Petition/Sign/e-397
; I" j  z, u; C; T7 H# K! G* D
) |" [8 t) f: N7 ]7 A6 k  k6 j
3 c5 N( ^. J" h* ~( c. k- q" s% o移民部长郑重表明:加拿大不鼓励双非婴 请愿激增至7600个:
4 [4 ^7 D3 V! ~6 o0 F; h( q

, {/ O2 q  _/ F3 J8 e

! y/ Q3 ~# [9 z. M7 i0 u: o* P  x3 \! X$ x

反双婴请愿签名 激增至7600个

, S: o; [0 K& k, j7 E

麦家廉(右二)表示加拿大不鼓励双非婴。


, O8 {; [& Q% G3 Y( V/ P

近来网上出现不少文章鼓励中国孕妇快来加拿大生孩子,宣传在加拿大生双非婴是合法行为,但加拿大移民部长麦家廉(John McCallum)昨日就郑重表明「加拿大不鼓励生育旅游」,也已经关注外国孕妇来加拿大生产的现象,目前仍在研究如何因应。

麦家廉昨日在素里与族裔传媒座谈,有记者提问时说,列治文医院从去年4月至今年3月,总共有299名由无加拿大居民身分孕妇生下「双非婴」的数字,其中295名母亲来自中国,要求麦家廉说明移民部对双非婴的态度。

麦家帘在回答时郑重声明加国并不鼓励生育旅游(birth tourism),但他也坦言,这是一个复杂问题,移民部内部研究目前仍无结论。他再三强调,加拿大政府并不鼓励外国旅客来加拿大,只是为生下具有加拿大国籍的婴儿。

+ S0 @% K; H, A' Q( v( u' Y7 y2 Z

列治文市民斯塔查克(Kerry Starchuk)发起禁止双非婴的电子国会请愿案,请愿截止时间到10月14日,原来只需得到500个签名即能成立,现在签名人数已超过7600个,而且人数仍在增加当中

7 T, y& C# E9 j" _+ ^/ J0 W
7 s% T" j6 M: L) r9 s, v

# C: ?# `) V* ]. E( R% u6 \4 @! @" o6 o, M; f' Y! Q4 |
中国双非孕妇加拿大生孩子:一半赖账
' M% s3 x9 a6 Q9 m$ B' S
按照现行加拿大法律,来加拿大旅游产子并没有什么错。但是双非婴问题一直被加拿大人关注,要求修改现行法律的呼声也很高。来自加拿大妇产科医生的说法更是火上浇油,妇产科医生说差不多有近半数的产妇赖账,给加拿大纳税人带来额外负担。8 a; r/ X3 W- |6 F  x9 w
" v! ^! u5 [1 o3 I  D
    卡尔加里的妇产科医生Fiona Mattatall对越来越多双非孕妇到加拿大产子的情况感到担忧,她说现在很多医生表示不满,认为是这些孕妇占用了不少加拿大的医疗资源。双非孕妇在卡尔加里医院产子的人数过去两年增加约一倍,目前每个月有10名左右。而卑诗省列治文医院的问题更严重,几乎每日有一名双非婴儿出生,数量比两年前增加了2.5倍,当中有近一半产妇赖账,要医院承担费用。9 X2 ~: z3 I3 o4 Z: j  M; R- [: ~
' s- H/ W" _( ~7 ^* g( a
    麻醉师 Saul Pytka 说,我很沮丧,我必须说实话,我被这个事实激怒了,我认为加拿大人的慷慨正在被滥用。/ {; t; b' g+ F( _5 J" _. J" P

2 c9 E7 o1 g3 A    ( }( u/ K1 l' u/ V9 |4 h

2 f8 c" r0 U6 V& [6 s0 Y5 ]    从去年4月至今年3月底,共有299名“双非婴”在列治文医院出生,其中295名孩子的母亲来自于中国。这类“双非婴”在所有列治文医院出生的比例达到了15.4%。
3 P+ M) K5 C8 A3 c4 H: G9 h* m3 u7 K9 \1 A
    媒体报道说,一名中国孕妇早产两个半月,生下双胞胎,婴儿需要住保温箱,还需要深切治疗,最后温哥华的医院计算出,她总共需要支付医院150万元。该妇女和丈夫的月薪不过是人民币5000元、6000元,自然无力支付,后来经过向本地卫生部门交涉,同意他们今后每个月付100元,直到将来有能力再还清其余欠款。如果该夫妇只每月按时缴交100元,根据计算,需要1250年才能还清欠款,等于是变相由加国承担“双非产子”的费用。
% y* f3 }8 N6 g
$ f3 ^4 ^& P" W5 g0 ?* d# R% J+ m    不过对此也有不同看法,有移民顾问认为外国孕妇在加拿大产子应视为是医疗旅游的一种,他们在加国消费,是医院和家庭均受惠的双赢局面。月子中心的存在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解决了很多就业问题。
- H+ O4 t; {# Y. h
: s) Q) C$ r* |+ j; M# Q' {1 C    据一位双非孕妇介绍,在加拿大生孩子并不便宜,顺产的话入院押金是7000加元,多退少补,通常会花到8000-10000加元左右。剖腹产入院押金是15000- 20000加元。而这仅仅是住院的费用,专科医生手术及麻醉师的费用还要另付,分别为3000加元与1500加元。
2 w. y% l# ]7 w' H2 }) U6 b
, u$ q* O' i( @    列治文医院人口和家庭健康主任Diane Bissenden坦承,这些非居民孕妇给医院带来额外收入。她还表示,列治文医院刚刚经过整修和扩建分娩中心,会说中文的医护人员比率也超过了平均水平。9 q; @( k+ H7 m: p1 J1 A
, S9 G  o' |* {$ S+ |, s5 A/ }
    至于很多人认为的“双非婴”出生即享受福利一事其实是误传,“双非婴”除了拥有加拿大公民身份外无法享受任何福利。加拿大的福利主要包括所谓“牛奶金”、免费教育以及免费医疗这三项。“牛奶金”只针对当地常住并缴税的公民,在加国“双非婴儿”并不在此列。免费教育看的是父母有无居民身分(residencystatus),并不是看子女有无公民身分(citizenship)。公费医疗也一样,“双非”公民要到年满18岁、成为独立纳税人后,才能开始申请自己的医疗卡,在此之前,他是无法获得公费医疗待遇的。

& i; N4 ?  {& j- P( P6 m& U% ?. s" k2 z( w# ^
# ~* k) z3 [" s7 `6 U
中国人赴加产子惹怒加人 联名逼国会取消立法
| 2016-07-10 21:16:09  
4 Y' K* r% ?+ b1 k
 综合报道:不断有中国人前往加拿大产子,此举已引起加拿大人的公愤。日前,有加拿大人在国会网站发起了联署签名抗议活动,希望加拿大国会立法取消外国人在境内生育的孩子自动获得加拿大国籍的做法。
  至今13个省区有3842个加拿大人抗议 国会议员支持
" S! S- J3 [0 n/ ?4 ]: O3 D

; c5 c- G5 ?- p: V7 e5 e7 o, C 据报道,这项在加拿大国会网站注册为e-397的签名活动,自6月16日发起至今才3个多星期,已收集到加拿大13个省区3842个有效签名,到10月14日截止后将提交国会。
  T* Z  O  y$ m+ K
  这项连署活动也获得加拿大华裔国会议员黄陈小萍(Alice Wong)的支持。
  由住在温哥华的市民凯莉(Kerry Starchuk)发起的连署,她表示,自己家旁边就有一间专门为中国孕妇作月子的机构,而且已经开业28年了“这些人来来去去,与这里没有连结,我要邻居,而不是要这些过客。”
  中国人赴加产子比例高的吓人 为拿到政府的补贴及福利
  环球网报道,请愿信认为外国人在加拿大生产会给加拿大纳税人造成沉重负担,因为外国人的婴儿不但将享受加拿大福利及免费教育至18周岁,之后还可享受政府补贴。以后,他还可担保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移民加拿大,让他们也享受加拿大的免费医疗、养老保险甚至生活保障。
  报道指出,加拿大和美国是七国集团成员中仅有的两个给予出生婴儿国籍的国家。
- \0 I: T2 K1 f( w' b
  自由时报称,2015年,美国加州大举扫荡月子中心也曾令世人关注过加拿大的中国人生育旅游现象。但加拿大官方从没有公布过以生育为目的的入境游客数量。加拿大官方统计局在2012年的报告指出,全国近40万的婴儿中,有699名属于无身分的母亲,平均每547名婴儿有一个,这个问题在温哥华特别严重,今年的报告指出,温哥华列治文医院1938名婴儿中有299名属非居民生育,而这299名婴儿中母亲为中国人的高达295名,也就是说这间医院每6名婴儿就有一名属于专门来加拿大生育的中国母亲,比例高的吓人。
5 M" w2 Q" T' \. u. S- w

% \. }6 r$ g5 R) S0 _1 p8 Y
- U0 O# e  y* P, j5 V: q; X, Z
加国女子投诉华人月子中心 千人签名支持
| 2016-07-07 09:59:22  
  由列治文市民斯塔查克(Kerry Starchuk)所发起的禁止双非婴电子国会请愿案e-397,已获超过1,000个签名支持。
  现时只要孩子在加拿大出生,便可以自动取得加拿大国籍。据《省报》(The Province)报道,斯塔查克在6月16日发起该项由签名运动,要求联邦自由党政府修改《入籍法》相关条文,除非婴儿的父母其中至少一人是加国公民或永久居民,否则即使孩子在加国出生,也不能直接得到加国国籍。目前在七大工业国中,只有本国和美国容许有“出生公民权”。
  斯塔查克表示,发现其位于列市布伦德尔(Blundell)地区的住所旁的房屋,被用作专门招待来自中国的孕妇作为月子中心,而该地址亦曾因多次改建用途,甚至于网上刊登广告以廉价出租房间而被投诉。列治文市府发言人唐善泰(Ted Townsend)指,该住址未有触犯任何市府条例,只可将个案转介至加拿大卫生部跟进。

: ^( u: k( U2 B) b5 R  w
/ v1 |  K' E( l" y6 U! g: X 斯塔查克亦曾向加拿大边境服务处(Canada Border Services Agency)投诉月子中心情况,但当局回应道,由于涉及产妇持有效签证及有能力缴付住院费用,所以并无拒绝有关人士入境的理由。
8 T1 z2 a+ ]/ q: E& j& G9 f4 C
  医院每六婴一为双非
  她强调,发起联署的目的不是针对到本国出生的婴儿,而是担心大量双非婴儿将来会对公共开支造成沉重负担。
  尽管没有“生育旅游”(birth tourism)的官方数字,但是列治文医院(Richmond Hospital)录得由去年4月至今年3月31日止,在1,938个出生的婴儿中,299个为双非婴,即每6个出生婴儿便有一个婴儿为双非婴。
  与之相较,加拿大统计局在2012年录得,在全国382,568个出生婴儿中,只有699个婴儿的母亲报称自己并非加国居民,即每547个婴儿中有一个为双非婴。
  e-397请愿案得到联邦保守党列治文中选区(Richmond Centre)国会议员黄陈小萍支持。在10月14日前收集到500个有效签名,便可提交国会要求联邦自由党政府作出回应。

. I% b& t; z/ T9 v
6 }1 u+ y4 J. r- r# Q; T) {
不能让双非婴儿入加国籍请愿案已提交国会
2016-06-29 10:19:17  

: p2 b9 k2 r+ I+ J
黄陈小萍代列治文中心选区提交电子国会议案。
  列治文中心区联邦国会议员黄陈小萍昨日发表声明指出,有关「生育旅游」议题的电子国会请愿案(Petition e-397)是由住在她选区的选民提出,她对能够代表选民将该请愿案带进国会表示高兴。
  不过,她也指出,担任背书人的国会议员并不一定要同意请愿人的意见,以及请愿案中所提的要求,但该议题对列治文中心的选民有影响,她乐意代选民将请愿案提交国会。
  目前该请愿案已经收集超过900个签名,而根据规定,在签名结束后,议会书记会确认所有签名,若合格人数超过500个,就会交给为请愿案背书的国会议员,由该国会议员正式向国会提交请愿案。黄陈小萍说,目前国会正值休会期间,9月才会恢复议事。根据规定,联邦政府对任何在国会提出的请愿案,必须在提交后45日内作出回应,黄陈小萍会等候政府回覆。
  任何加国居民都可以提出电子国会请愿案,但必须符合一系列程序及要求。请愿案的目的,是要将大众关心的议题带进议会,并要求国会、加国政府、部长或议员作出某些行动。
  首先,请愿者必须先得到至少5名、最多10名加国居民或公民支持其请愿案,并愿意提供他们的电子邮件。

8 `3 k& c& o! {
6 u2 f1 D; s0 Y3 l3 e 民众不能直接向国会提出请愿,只有国会议员有这个权力。所以,第二步是请愿者必须找到一名国会议员作为其请愿案的背书人,但并不一定需要是其所属选区的国会议员。收到背书要求的议员有30日时间回应是否支持,如果反对,则请愿者可以选择另一名议员为其背书。
) ^% Z9 G, f/ K% B! z; W
  得到议员背书后,议会书记会检视请愿案内容,确保它符合国会文书的规格,之后请愿案就可以放上「电子国会请愿」网站上,公开让民众签名,收集签名时间有120日。
  签名结束后,议会书记会确认所有签名,若合格人数超过500,就会交给请愿案背书的国会议员,由他/她向国会正式提交请愿案。根据国会规例,政府必须在45天内对每一项在国会内提出的请愿案作出回应。
  相关新闻:
  他们向国会发起请愿:不能让双非婴儿入籍!
  数据证实「双非婴」潮已杀入加拿大,其中以卑诗省大温地区最为严重,两年间数字飙升2.5倍,有列治文居民发起向国会请愿,要求修改《入籍法》以拒绝「双非婴」自动取得加国公民身分,杜绝「生育旅游」。该项电子国会请愿案发起十日已有逾300人签署,一旦超过500人门槛,为这请愿案背书的列治文中国会议员黄陈小萍将向国会提交,而按例政府亦必须作出回应。
  温哥华沿岸卫生局(VCH)对本报提供统计显示,列治文医院从去年4月至今年3月底,总共有299名由无加拿大居民身分孕妇生下的「双非婴」——即父母皆非加国居民却在加国诞生的婴儿,数字较两年前的86名大幅增加2.5倍;而在299名「双非婴」当中,有295名的母亲来自中国。「双非婴」佔所有列治文医院出生婴儿的比例已高达15.4%。
  根据统计,列治文医院在2013年会计年度时,有86名婴儿的母亲是非居民;2014年有335名;2015年则有299名婴儿的母亲为非居民,其中有2名婴儿母亲来自香港,一名来自瑞士,一名来自南非。
  温哥华沿岸卫生局指出,列治文医院是该区域所有医院一年接生最多新生儿的医院,也有最多非居民在该院生产。
  关注「双非婴」问题已久的列治文市民斯塔查克(Kerry Starchuck)在16日在发起禁止双非婴的电子国会请愿案,建议修改《入籍法》(Citizenship Act)中关于在加拿大出生的婴儿自动取得加拿大国籍的条文,改为父母必须至少一人是加国居民或公民的婴儿才可获得国籍。请愿案截至昨日有328人签名。该请愿案由联邦保守党列治文中选区黄陈小萍担任背书人(sponsor)。
  斯塔查克说,她搜集不同族裔市民对于「双非婴」的意见,市民们普遍对于这些「双非婴」母亲来加拿大只是为了生下「护照宝宝」的做法感到愤怒,认为他们佔了加拿大人的便宜。
  根据该电子请愿案解释,给予双非婴国籍,容许外国人滥用本国制度,导致出现「生育旅游」;全世界已发展中国当中,除了加拿大,只剩一个国家还未取消在该国出生即自动给予国籍的条文。
  请愿案认为,「生育旅游」对纳税人造成庞大财务负担,「双非婴」到18岁时,可以享用加拿大政府的教育费用补贴,又可以申请父母及其他家人移民,让他们有权利使用加拿大公立医疗服务,以及领取养老金。
  请愿案因此要求政府修改《入籍法》对在加拿大出生即自动取得国籍的条文,除非婴儿的父母当中至少一人是加拿大公民或是永久居民,否则不得因为在地出生就自动获发加国国籍。请愿案又希望新法必须完整,修补目前「出生即有国籍」的漏洞。
  请愿案指出,政府应向最高法院徵询意见,以确保该新法通过之后,不会在法庭遭到人挑战。
  请愿案发起人斯塔查克说,如果法案签名人数达到500人,则已可以由国会议员向国会正式提出,她相信该请愿案很快将得到超过500人的签名。

1 }& _& a3 W& p7 U2 H' Q: K
8 J1 A/ \: n1 ?$ t: G5 k" q4 E
中国人到加拿大生子 加拿大人抗议了!
| 2016-06-26 22:21:44  

% I4 Z& J2 m! W6 j5 s# s% ]

, ^; M8 h7 R8 {% m9 N6 j
  这几年“双非婴”浪潮已经杀入加拿大,人数不断飙升。许多华人以为只要孩子在加拿大出生,就直接可以拿到加拿大国籍,如今“双非婴”已经在加拿大本地引起了抗议的声浪!
" Q& p6 P  x1 i+ w0 O' h
  在加拿大出生的孩子都算加拿大国籍?加拿大人Say No!
3 E: F) }8 O9 s/ @
  i9 l4 `! D" v8 O7 @# F
据明报报道,温哥华沿岸卫生局(VCH)统计,从去年4月至今年3月底,在列治文医院共有299名无加拿大居民身份的孕妇在加拿大生下“双非婴”,这类父母都不是加拿大公民或拥有永久居住身份却在加拿大生下婴儿的数量已经比两年前增加了2.5倍。在这299名“双非婴”中,有295名的孩子母亲来自于中国。
8 q* M5 x" }% Y- N1 T4 P
  更重要的是,这类“双非婴”在所有列治文医院出生的比例已经达到了15.4%,引起了当地人的不满。来自列治文的市民Kerry Starchuk在6月10日时向加拿大国会发起了请愿,希望国会能修改《入籍法》中关于“凡是在加拿大出生的婴儿即可自动获得加拿大国籍”的规定。
  Starchuk认为,该规定催生了“生育旅游(Birth Tourism)”,让许多人跑到加拿大来生孩子。而这些“双非婴”在已经给加拿大本地的纳税人造成了巨大的负担,因为他们到了18岁时,也可以享受加拿大的教育补贴,还可以申请父母等家人移民,让他们使用加拿大免费的医疗服务,并领取养老金。
  因此,Starchuk极力希望国会能够把这项规定改为“父母中必须至少一人是加拿大公民或永久居民,其子女才能获得加拿大国籍”。
  现在这项请愿书至今已经有375人签名,BC省的签名人数最多,达到230人,接着是安省,有80人支持,Alberta省也有33人加入。此请愿书的截止日期为2016年的10月14日。请愿书的支持人是国会议员黄陈小萍,如果签名人数达到500人,黄陈小萍将会把法案提交到国会。

9 \1 T& \9 t0 T$ N' O- u5 |

4 h/ b+ i% r*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ww.MontrealChinese.com蒙特利尔华人网 蒙城华人网 蒙特利尔留学生论坛 蒙特利尔中文网 蒙城中文网 ( www.MontrealChinese.com ) google.com, pub-6124804848059427, DIRECT, f08c47fec0942fa0 google.com, pub-6124804848059427, DIRECT, f08c47fec0942fa0

GMT-4, 2025-7-4 21:27 , Processed in 0.06251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