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申技术移民造假多 移民部电话抽查答错肇祸% O% {7 Q; R1 D t' j q
. @& O( _, }: [, W% O/ J5 f加拿大政府对香港、北京及台北签证处收到的技术移民申请个案做出的调查,发现大陆技术移民申请文件造假普遍,在职业经验、雇主证明等方每年均有造假现象。3月6日,最新一期加拿大《移民汇编》公布一例申请技术移民造假被拒的案例。
# N. f) Z' o6 N7 q5 V( e: {9 T
- J% F, c) X. ~; X. g4 H《移民汇编》表示,中国大陆居民何桦(Hua He,音译)向加拿大驻北京大使馆递交移民申请。移民官展开调查后,质疑她在中国的工作经验,并发出拒签信。为了核实何桦移民申请的真实性,移民官致电她之前所在公司2位管理者。4 s: a, }9 h( V, M. f# Z
+ u0 Z) v1 e, }! A其中之一的Shaolin先生在该公司工作5年,负责起草雇员出勤表、管理员工名单。Shaolin先生对移民官说,不认识何桦,然后写信否认。他解释道,公司有隐私规定,不能随便透露其他人情况,不愿找麻烦,其实何桦在公司工作过。
( t2 X5 y1 ?; n+ v/ T0 }
/ P! V* {/ U! o9 R, O6 n移民官无法接受Shaolin的解释,认为若真如此,他应直接在电话里回答:公司有隐私规定,所以不能提供这类信息,然后让高层管理者接移民官电话,或让移民官证明自己的身份。
/ ?1 R. C: ^* O5 s- [& a' Y6 [2 t' z9 S$ b
另外,移民官又给了何桦一次机会,致电她2007年的经理Deng Ta先生。经理也说不认识何桦,后来否认。他解释:“没有何女士与其他销售人员的努力,公司不可能有今天的规模。” % Y1 Z. \. t' s; O/ y. ?
: [, l3 y7 V$ F' e/ \2 W
移民官也表示,Deng Ta的解释是自相矛盾。若何桦贡献很大,Deng Ta接电话时为何想不起来她呢?
0 U4 S5 a. b4 W7 p, f. h6 {. _' d
后来何桦请蒙特利尔律师帮她上诉,《移民汇编》总编兼资深移民律师库兰(Richard Kurland)认为驳回原判的机会渺茫。文化差异不能成为2位男子说法前后不一的理由。移民官用常识作出相反的推断,质疑申请者的诚信。打电话抽查是加国驻北京大使馆常用的一种核实方法。若移民官的审理过程合理可信,法院便不会干预最终结果。
a) O3 u& p g2 |; d5 o4 B! j9 M: j6 k+ e( _0 ?
另一例是来自大陆的林某递交申请难民。他讲述自己被迫害经历,比如被当局拘留、审讯、被强迫交赎金、父母被判刑等。加国难民保护署(RPD)拒绝他的理由是中国大陆的假文件泛滥,申请者未提供可观的证据,只是自己在讲故事。
" _2 c$ I& K/ {* p5 Z2 ^) P
5 U1 q5 a- g7 j5 d7 D5 |7 }随后,多伦多律师魏皮尔(Lindsey Weppler)帮林某上诉,驳回了难民保护署的判决,难民申请通过。
; D1 s$ q+ B5 Y! i7 V% H7 O# D! {$ G
库兰表示,“中国大陆的假文件泛滥,但不代表每个来自大陆的文件都是假的。林某的申请资料无原则性问题,难民保护署的拒签决定与其宣传资料互相矛盾。”
! F: k3 [9 l2 v! W Z5 l+ Z
" S* d) ?$ F' t) h- G b- a8 z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