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www.youtube.com/playlist? ... MgrqnMiaJq24FJyWGhz
/ M4 h6 L& M4 H+ M+ q4 [# X N- L: m# T, W f, A0 I8 @- _
2 S1 p8 N1 [; U* ^' Q% D% E) f5 K" b
- j% b" q- N* G$ j* Z
香港电台报道说,周五(10月3日)夜间,一名占中支持者在旺角弥敦道集会期间, 被推倒在地上及被人用硬物袭击受伤, 头破血流, 警方拘捕两名男子, 涉嫌袭击。
+ ]5 \3 M& q/ j+ h
2 ]9 j" f u6 m 遇袭的熊先生形容自己受袭的时间大约10 秒, 批评警方未能保护集会人士。他说, 目击多名人士被反占中人士多次拳打脚踢, 警方都未有执法, 漠视他们的人身安全。
) R- w" L! y3 L/ d+ B K: z4 X. x7 t, r
他又说, 警方对于占中及反占中人士的态度有重大差别。占中人士没有使用暴力, 但反占中人士则对他人拳打脚踢, 但警方没有采取任何行动。6 w" B f8 d' E9 h J: b
}+ M! \: w* k3 h3 F3 |/ v6 z H9 p 对话
# z1 F' v( ^1 m4 @. l7 [
# f3 T: o& ?, i: L+ L. x 周四深夜,香港特首梁振英宣布,将委派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代表政府与抗议学生代表举行对话,而学生组织学联也已接受了对话建议。
! O* c9 k* L' B" p) N
, E- R$ A/ W( x' Y% V- s 在香港九龙市中心的旺角区,周四下午出现了大批反占中人士,他们进入占中示威者过去几天来占领的区域,破坏了示威者的帐篷和标语。
$ G. |3 S) c, j; ? c! ?
9 K& F; p, z& q. F* Q 来自现场的报道说,反占中人士与示威集会者仍在对峙,双方互相指骂,多次有肢体踫撞,双方一度互相追打,警方在场亦无法调停,之后有救护车驶进。
* {9 X6 H- t! N; \
, P9 j* p2 Z1 }/ ]# [# Y1 } 除了九龙旺角区外,香港岛的铜锣湾区也出现了反占中人士与示威集会者发生冲突的场面。
* Q! A# X8 b! |2 ~% b: Q+ d) t
" F' ~: k. `5 v8 y# { 呼吁离开 S, v {* ~: Q ]
$ M" t9 a& Z9 }, i% D" W7 G 香港占中发起人戴耀廷呼吁, 在旺角的集会人士考虑人身安全, 尽快离开旺角, 又指警方未能保护集会人士。
* Z; F8 h# D( S$ P9 l
1 h/ x4 S) B G) o9 B1 S7 G5 L 他还说,怀疑有大批有背景的人士去到旺角占领区,对市民构成威胁。
' w* [) C7 A& E! ^- m! L$ {" D4 \
( X7 w2 y C' I0 ? 他强调,安全是最重要的考虑,还批评警方未能做好保护市民的职责。
. G w4 r5 Z# X/ X1 f% D5 ~- @- m1 K- I: s
有集会人士表现激动,表示会继续抗争到底,坚持留守在旺角集会。, E/ o5 |* G$ t k, b
6 h: k- v9 c7 a h& p5 i 学民思潮发言人周庭表示,对于旺角集会被反对占中人士冲击,感到愤慨,予以强烈谴责。( S" `$ {" S2 r
- j8 K, d* k: ^+ U' J 她说,不知道是否有有背景人士到旺角反对集会,占领行动原本是和平,广场上亦有人收集物资,学生下课参与集会,气氛一直保持和平。; s! D `: b% o& I0 E- O* r' v
& ?: @, T9 e+ }3 `3 I( o, Q
她表示,希望受伤的集会人士早日康复。
) z! a; ? F5 x5 l+ W' h! r3 V$ J1 B# p* e( q1 x
(撰稿:李文/责编:路西)
5 U) w! M5 K$ u9 m5 o: z, I* i' \( H( C' \& f

1 z3 v4 s/ N- v: S4 {' k
9 t: p# r m, O' ^. g8 r v 香港政府代表将与学生代表会面,国际间和香港多方表示欢迎,但周五(10月3日)旺角和铜锣湾爆发反占中人士与占领行动留守人士爆发冲突,造成人员受伤;占中与学联学民宣布,如果政府不立即制止反占中人士的“暴力”,他们将中止与政府对话。
7 o& m2 H1 g) w% U, M
. X9 h. V7 r$ s“占中”发起人之一戴耀廷呼吁占领行动参与者为了自身安全尽快撤离旺角,并指责警方未尽保护集会人士之责。香港政务司长林郑月娥呼吁双方保持理性克制,不要为警队增加负担。
# h# r* n& g4 o3 j
+ P. f( E* i9 S3 C |! j" \0 o3 M 这一最新局势发展为双方对话前景蒙上阴影。4 a" H2 m8 k T8 A/ j
; r! G @) s/ ? 千呼万唤6 ]1 N) O5 A7 L
' J! \' x2 ~) e8 p4 d 周四稍早时,香港学联发表一封公开信。公开信中说,梁振英失信于民,已无管治威信。学生和政府的对话,政改将是唯一议题。
- u/ p! Z- ~+ a" _$ g. v
; B/ Y6 M( K& O" X K3 r 公开信要求确立平等权利,实行真普选、真民主,在一国两制框架下,香港问题,香港解决;政治问题,政治解决。# N+ E1 |2 i8 g4 f) {5 k
0 m% T) E/ b5 L: u
学联提出对话应该在公共场合,以让媒体及港人得悉及参与全程对话,让香港人直接得知司长如何回应香港人追求民主普选的理念。/ y1 N) s8 {0 [# l" G4 R# f
/ M" ]5 Q* I( a4 f; w
稍早,美国驻港总领事夏千福和英国末任港督彭定康都表示希望港府与学生代表尽快开展对话。
/ n7 y9 r! u$ e1 U1 Q6 a; {3 S3 L
- w7 b3 Z; {. K 戴耀廷也曾表示希望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与学联对话将成为解决问题的契机,通过对话空间化解僵局。4 [$ j: M2 \+ {% U4 R- f0 X* y
3 K1 q/ f3 z" L! a' G 据《明报》报道,民主党创党主席李柱铭称对会面不抱希望,因为北京“已落闸”,没有什么可谈的。+ d# d9 I8 C) [! G3 s `
- O4 z! o/ i) _5 l3 m Q3 m. T 香港立法委员梁家杰则表示政府三人组不应只跟学联会面,对话桌上还应该有其他团体代表,比如学民思潮和“占中”运动。( m4 S/ I( J5 T+ |# k8 ^
" @) ?9 {2 K3 j _. f! n, q S
谈还是不谈4 I- U% U4 Y8 a1 N
' A6 b# |9 J0 H( @! s 香港时事评论员黄忠清此前也对BBC中文网表示,北京方面没有退让之意,而“占中”所提诉求的决定权在北京,因此对话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 [% D* L! K% R- F4 X2 ^
- W( a5 k% M R' h 不过,香港城市大学社会学讲师张楚勇通过电话对BBC中文网表示,目前对会面结果作出乐观或悲观预测都为时过早,能够对话就是好事。
9 t' \- m" C1 }9 r+ Y0 e( a- |5 l4 ~* D* \) D/ r1 L% A
香港学联周四(10月2日)发表公开信要求政务司长林郑月娥代表政府与学生代表在公共场合面谈。香港特首梁振英周四深夜宣布同意学生要求。
9 j T0 l1 u' Z- U( W/ v V1 r4 Q9 p; C* `8 w& m3 f
林郑月娥表示希望尽快与学生商讨会面的具体安排。
0 j% E1 \& q* x# B7 Q q4 v! J8 T) c1 s j
张楚勇表示,关心香港前途命运的人应该能看到,打破僵局,通过对话解决问题,这本身就是一个成果。
5 ?; B: }; ]. {8 e+ ^& W& a/ Y8 Z% k/ z; T6 Y; F& C
联署呼吁的学者认为这次是由学生推动的争取民主的社会运动,并无推翻政权之意,而是争取通过对话解决问题。
, i) \. e3 r9 b) F+ w8 P" G
' s# f9 o, j& A 太温和?8 Q8 `: q" r- O
7 A6 a3 t& `- a+ f8 Y& l
张楚勇还指出,“占中”运动一开始就表明,占领中环只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要表达民主、政改和真普选的诉求。
3 M8 \+ l3 ^; q. Y1 ]" g8 Q' l& j1 e1 P1 @9 |! R+ G" H0 b- ^1 C: o- o7 S
港媒引述香港中文大学社工系副教授黄洪说,“雨伞革命”的说法容易引起北京的误解;如果被定义为反革命事件,可能招致镇压。
5 ~5 \* {# V0 s! M
4 l8 f0 Z0 l7 @# H 此言招致部分读者抨击,认为即使民众大规模抗议示威被称作嘉年华,也改变不了事情的本质和可能的结果。; o/ m( d* ~: u3 k3 |4 I
N+ k; z! w7 L" ~0 K `
也人指责这些学者是向北京方面叩头。; y" N8 J* \; U6 t
1 ~7 j# _- e: S' Q) w5 j0 g9 h8 f, Y0 O 另据港媒报道,“六四”学生领袖王丹在社交网站一方面对学生与港府代表会面结果不表乐观,同时又建议香港学联不要拒绝对话。
" A4 H% w( d+ @9 ?% S' L
w4 S+ e& A2 ^ (撰稿:郱书 / 责编:路西)
; R& t0 q3 ~! K9 @) M
: }2 v, X7 l3 J* _- g6 ~
/ y3 y( U$ R( b: O, J! i8 f/ s! W5 O; c* B K
香港占中发起人戴耀廷呼吁, 在旺角的集会人士考虑人身安全, 尽快离开旺角, 又指警方未能保护集会人士。+ [" j. D2 q1 v. t: z
$ u3 C. ^% M- L5 W1 R! { 旺角反占中与集会人士继续发生冲突,双方互相指骂,多次有肢体踫撞,双方一度互相追打,警方在场亦无法调停,之后有救护车驶进。: R5 ^9 f) A( t2 \# u2 p
+ i. ]- N5 M/ N# q, j2 p s9 F 有集会人士表现激动,表示会继续抗争到底,坚持留守在旺角集会。
1 i5 y* y4 m8 \& {2 T9 B5 p2 A/ x( W1 F$ p6 [ R! ~
戴耀廷表示,鉴于旺角有反占中人士与集会人士发生冲突,他呼吁在旺角占领街道的市民离开,返回金钟主场区,互相守望。
, R" I! Y% V! q$ ]" K1 |& [
5 w( P- G& N/ n! a8 S& K! S 他还说,怀疑有大批有背景的人士去到旺角占领区,对市民构成威胁。
$ q) B2 s, j1 b9 M9 ~; G4 f& r0 `- h" F% R$ G
他强调,安全是最重要的考虑,还批评警方未能做好保护市民的职责。5 l0 H0 _: O, q5 _8 J
9 _ E! @$ a& \. D, \+ B
戴耀廷表示,强烈谴责暴徒伤害占中行动的市民,表示支持占中行动的人士,一直恪守非暴力精神,他们只是希望有真普选,亦是以非暴力的方式表达,认为暴力是不能接受。. E8 m1 \: Q- L/ \8 {
. w4 f' |+ P% W1 y2 o; `
戴耀廷表示,希望旺角、铜锣湾及金钟的支持占中人士,互相守望,坚守非暴力原则。又指如果争取到真普选,将属于全港市民。3 s1 h# Y, z( D3 f. N5 F2 T5 b
0 O/ g, P/ o( p7 z& }0 H 学民思潮发言人周庭表示,对于旺角集会被反对占中人士冲击,感到愤慨,予以强烈谴责。
5 T) n/ Y4 ^& C* \# t
$ K' d X5 ]8 V- B 她说,不知道是否有有背景人士到旺角反对集会,占领行动原本是和平,广场上亦有人收集物资,学生下课参与集会,气氛一直保持和平。
3 W0 t9 L! }& ~3 j; R2 Z6 c [& `/ b) B- [* B0 f7 T
她表示,希望受伤的集会人士早日康复。& G! ]5 {. o7 m5 Y9 @) b0 f' |
$ }# @; U& H- L+ [
" v! \3 K$ C o1 I, j3 G% e
美国之音( N/ B4 J0 B- t: H+ ?$ x6 |
1 c, c- o. y+ V2 [5 ~( N9 \2 m
香港民主示威者和反对示威的港民星期五发生扭打,警察不得不进行干预。反对示威的民众对持续了一周的抗议活动感到沮丧。
9 S. L! X* E8 y7 K, J0 _
5 R* E' U$ y$ x) k $ [1 @/ Y9 ~) G, z* |% n
数百名亲共产党统治的香港居民星期五冲击了旺角的一个抗议地点,拆毁帐篷,撕掉旗帜。 " u% |# O; }; \3 }' E O
+ k z' o0 u% u% p 警察组成人墙,试图把双方分开。当人墙挡不住的时候,当局增派了警力。没有关于冲突造成重伤的报道。 9 N- M3 a8 m7 @6 Z& n
: g- ]' f! s( D, Q8 J8 v2 L
在旺角采访的美国之音记者帕登说,局势“非常紧张”。他说:“这些人很愤怒,没人知道他们是谁,或从哪里来。他们说自己是这个地区的商人和工人。我们不知道是否有任何人组织他们来,或者他们在电视上听到了什么,然后就跑来了,或者他们就等这个机会表达他们对这个民主运动感到多么愤怒。” . B: }1 P* H) B1 v* W$ r
& A# w8 k/ E9 F2 x2 g7 S0 {
冲突发生前,香港星期五下了一场大雨,之后街头抗议者减少到几十人。很多示威者在两天假日之后回去上班。 3 I3 r& Q, p7 Z6 ]% T
s+ ^, w9 A0 N& ]1 G8 c
很多活动人士担心当局会趁人数减少的时候进行清场。上星期五以来,数万人走上街头,占领了香港的几个地方。抗议者要求北京允许香港在2017年举行自由选举,并要求亲北京的港首梁振英下台。
; I6 Z4 a8 ?3 _2 g
* `+ B) P# m* u6 D; s6 w/ p/ ^ 中共党报《人民日报》星期五发表文章警告说,香港发生的大规模民主示威“注定会失败”。
% v V; p! z$ |- U3 q# z. u Q; z1 L8 O
该报星期五在头版刊出的社论中重申了当局有关示威属于非法的定论。该文说,在更为广泛的民主改革问题上“没有妥协的空间”。 4 A; [' {! T1 ~$ 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