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MontrealChinese.com蒙特利尔华人网 蒙城华人网 蒙特利尔留学生论坛 蒙特利尔中文网 蒙城中文网

查看: 158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港台新闻] 中国房价疯狂高涨时代 悄然谢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3-16 12:21: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房价疯狂高涨时代 悄然谢幕
; i: w. J7 I9 P, l7 j0 f! p" p2 F% H
工人日报  2014-03-16 08:45:13  [0条评论,查看/发表评论]
  伴随着本次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分类调控”的提出,关于中国房价的走势,舆论再度陷入混乱。 ' r5 I4 O% ^. U; N% {4 d

/ w# P# D. U/ J- T3 v0 F: a7 _
  平心而论,始于2009年政府主导的史上最严房产调控子弹已经打光。为了应对年关考核,地方政府从抑制需求出发,连出重拳,提高首套房贷款利率,提升二套房购买门槛,征收二手房交易税,最终收到了这样一份答卷: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9月以来,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涨幅都超过了20%。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带头领涨,70个大中城市唯一让政府面子下跌的是温州。 # K, b: k" r& n' i  t: v4 }: B
  这说明用一刀切的方法,针对房产需求千差万别、价格参差不齐,尤其是地方经济发育程度、负债状况不一的城市统一调控,是充满浪漫主义的,背离实际的做法,也导致实际操作的成本高昂,必然形成地方政府口头响应,实际却常常抵制的现象。 " I. J: a( o) B9 F& G- A3 p
  继秉承“简政放权、回归市场”的三中全会公报只字未提房产调控,《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完成着政策的完善和纠偏:“针对不同城市情况分类调控,增加中小套型商品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供应,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 ?: a2 [) c4 Q' W
  而社会上关于房价走势的预测一时间乱花渐欲迷人眼,房价整体崩盘说、稳定说、持续上升说等等,不一而足,广大公众“不明觉厉”,如坠五里云雾。
* g% |" O9 \6 t. j! j$ r) `* I  首先,房价整体崩盘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且不论中国城镇化远远没有完成,刚需旺盛,加上货币超发导致的人民币贬值压力巨大,百姓投资渠道无比狭窄,以及中央地方财权事权尚未理顺,地方债务高企、银行坏账危机重重,房价一旦全面崩盘,必然引发恶劣连锁反应,危及整个社会经济的稳定,尤其是热爱投资房产的新兴中产阶层将遭受空前劫难,中低收入人群却很难从中获益。以一线城市动辄几万一平米的房价为例,下跌一半,中产家庭资产会大大缩水,而普通百姓仍买不起,会继续抱怨政府、吐槽房产商。
; _! X" P9 v6 E3 C% J1 b; O  在分类调控之下,中国房价未来会呈现复杂化、区域化、地方化的趋势,不仅提醒房产商,也提醒购买者更加小心,因地制宜,有的放矢。一句话,真正考验大家智慧的时代来了。 8 F& E/ g7 I! W" q! U0 c$ X
  一线城市房价由于畸高,调控出于社会稳定等需要,持续快速上涨的可能性不大,调控短期不会放松,会呈现平稳态势。
+ ?' d9 U4 u7 k5 j$ _1 F  二线城市总体会温和上涨。主要因为一线城市人口负荷沉重,环境资源危机加重,对外地人口的进入日益关小城门,因此二线省会城市会成为投资房产的重点,从目前房价来看,也确有继续上升的空间。
- E8 y! k* ^4 M( T5 d* O, I  而三四线城市整体发展与公众期望值距离甚大,短期难以吸引更多人去就业定居—这有待新的城镇化政策的贯彻落实,而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但由于房价由地段决定,三四线城市即使出现鬼城的概率较大,也会走向分化,越靠近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市,越有承接产业转移、分担人口压力的优势,房价必然随之升温。 ( V2 p6 s  I( u  {- j3 ^( Z
  如果中国商品房价最终回归市场规律主导的话,在宏观经济向好、国际局势稳定、西方经济持续转暖的大背景下,中国城市房价枯荣取决于两个铁律:一是有没有可持续增长的产业,二是有没有实现人口集聚的能力。
+ t% ?, _' K5 x* g6 B  当然,未来不动产登记、房产税征收、小产权房问题的解决对于房价会产生冲击,但这都需要时间,短期不会造成严重影响。尤其是小产权房,按照政策的走势判断,一部分正在被当成违建拆除,另一部分被招安成保障房的可能性更大。
. Q- ?1 p& |6 M0 ^# V  Y  房价在中国已经演变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其中意见最大的是数量惊人的中低收入者,未来随着城镇化进程,这个数字还会上升。《政府工作报告》在对商品房采取更加务实、科学、理性的调控政策之余,对地方政府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将以全体人民住有所居为目标,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今年新开工700万套以上,其中各类棚户区470万套以上。并推进公租房和廉租房并轨运行。年内基本建成保障房480万套。 6 G0 g, v& L) ~0 Q, o# s% l# n9 b
  这意味着中国住房将实现双轨运行:中低收入者靠政府主导的保障房,中产以上人群靠市场化的商品房。后者会进一步提升购买保有成本—房产税的征收就是一个明确信号,惟愿这些税收能为保障房建设雪中送炭,而不会变成地方政府楼堂馆所的财源。因此,在保障房建设分配过程中,尚需严格的制度保障,尤其是监管和问责。
  w' {: Q/ T$ h% H/ ?  其实,要真正缓解困扰中国的住房供需矛盾,根本还在于在经济健康快速增长的过程中,真正提高国民的收入,尤其是完善国家福利制度。只有缓解了百姓看病、养老、教育的后顾之忧,住房才能彻底摆脱投资投机,回归居住基本功能。当然,推动金融改革,改善创业环境,为百姓创造拓宽创富投资空间,也已经迫在眉睫。
4 [* j# U+ J* g6 l2 ?, {2 B6 y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房价能否回归理性,是中国当下深化改革能否取得预期成果的一个关键试金石。 . Z( Q3 s5 H8 @) {- z: _7 p
  但不管怎样,中国房价的疯狂时代正在悄悄谢幕。石述思
: V. C$ f( S+ o/ g! _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ww.MontrealChinese.com蒙特利尔华人网 蒙城华人网 蒙特利尔留学生论坛 蒙特利尔中文网 蒙城中文网 ( www.MontrealChinese.com ) google.com, pub-6124804848059427, DIRECT, f08c47fec0942fa0 google.com, pub-6124804848059427, DIRECT, f08c47fec0942fa0

GMT-4, 2025-9-24 12:15 , Processed in 0.06266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