魁省教育廳長馬娜禾(Marie Malavoy)計劃為私立學校推行「小改革」,宣稱他們若希望得到政府的資助,便不能繼續自行挑選學生。 魁省普遍私立中學在每年的9月底至10月中都會舉行入學考試,從中挑選成績理想的學生入讀。然而,教育廳長馬娜禾上周接受主流法語報章《La Presse》的採訪時聲稱,她希望在私立學校推行「小改革」改變以上的狀況。7 ^' v, W0 l* C
魁省普遍私校現時的六成經費來自政府,馬娜禾稱私校必須接受全部學生,不能將學生分成等級。她強調:「他們若希望只錄取最好的學生,便要變成完全的私立。」 _) {2 R" ?, }* }
馬娜禾希望在今年開始研究有關「改革」,並儘快制定改變雛型,惟現時未有設下最後限期。她表示希望「糾正」私校,讓所有人都有機會入讀。2 \5 A7 {/ ^. s- P$ _ k6 c
私校透過入學試挑選學生的做法經常給人詬病,隨著公立學校問題學生(包括不良行為和學習障礙)的增多,公校老師近年來的投訴亦見上升。
" V% a1 z& s q# L' n" [/ z: W) T數據顯示,公校內需要特別幫助的學生比例,由2003-04年的14.8%大幅增加至2011-12年的20.1%;而私校在同一時間內僅由2.5%升至2.6%。5 H" r& F4 q4 S j, G# j
前自由黨政府曾希望私校可錄取較多問題學生,並且指定有關委員會在12月提交報告。但隨著自由黨政府下台,計劃已告胎死腹中。 學校局同樣需要改變- z/ y$ ]$ x2 T' Q* T3 x' K! C
魁省學校局(commissions scolaires)近年來經常受到多方面批評,教育廳長馬娜禾同樣希望進行改變。5 F2 K0 I r8 X& W. V6 W
她聲稱,學校局是進行決策的機構,毫無疑問需要保留,但我們將會研究有什麼方面可以改善。
" B/ m! l# m( o! v; |# y馬娜禾希望可以減少學校局的數量,例如可以與其他服務機構合併,藉此減低行政費用。此外,將來的學校局主席將經過遴選出來,而不是直接委任。她說:「這是另一次學校民主的體驗。」 私校校長:「我們要挑選合適的學生。」+ E. S- o9 a q. x. g" y4 P
有私校反駁馬娜禾,認為入學試可以確保學校為自己的課程選擇合適的學生。
8 _8 s- S6 Y. W8 ]* Y9 ]2 CDorval市私校Queen of Angels Academy校長雷諾絲(Mary Reynolds)說:「我們會參考學生的小學成績、入學試表現,甚至會安排見面,從而了解學生的特性,那麼才能確定他們適合入讀我們的學校。」
$ D. a, o; p4 D6 k雷諾絲認為取消入學試是錯誤的做法,她問道:「是否每家學校都適合所有學生的需要?我不能認同教育廳的建議。」6 a2 E1 f! x" Q
魁省獨立學校聯會表示,他們的會員對改革持開放態度,但必須建基於有足夠的財政資助。該會行政主席賴法斯(Michel Lafrance)說:「我們很高興能與馬娜禾女士對話,尋求增加學生的方法,但最重要一點是,他們必須提供足夠的資源去協助孩子取得成功。」 ###############
" L* x5 m7 A6 t) I0 W0 F( X7 `
$ W& r6 `/ q$ W a6 [政府內閣有7名廳長送子女入讀私校 魁省教育廳長馬娜禾擬以政府資助來脅迫私校取消入學試,她的言論引起社會很大爭議。 t x, x; A- S! _0 F
根據本地一間電台的調查,發現魁省政府內閣中有10廳長的子女屬入學年齡,其中便有7名廳長把子女送到私校就讀。
: R8 K+ f% H3 l- ~ n8 a2 o8 y以魁省高等教育廳長杜切申(Pierre Duchesne)為例,他的3名子女中便有2人是私校學生,甚至教育廳長馬娜禾本身亦曾在私立學校就讀。# C" c2 _. |) E& v3 j% D
教育廳發言人博華絲(Suzanne Beauvais)回應說,廳長們有權選擇決定是否將子女送入私校就讀。她又補充說:「公校及私校各有好處,我們雖然檢討私校的資助政策,並不表示我們對私校有任何意見。」4 c5 \# R3 R; K! _
博華絲重申私校不是「壞東西」,家長送子女入讀私校沒有問題,亦沒有「犯法」。她指出每位家長都有著個人理由來決定子女是否入讀私校。
8 P5 \# g# v* V2 a6 v) D至於魁省自由黨方面,他們聲稱每個人都有選擇入讀私校的自由權利。
4 J7 Y. I- {- N#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