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处房产!南京公务员在加拿大骗贷炒房发大财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 W5 d4 r1 |( E$ c$ g8 D8 S# P5 b Y 最近,加拿大《环球时报》发布了独家调查报告,详细揭露了一名从中国南京来的移民(专题)是如何在加拿大骗贷炒房而避开高额税。 事实上,事件是由这位"南京老板"自己的"洋雇员"打电话报警并向加拿大税务局举报后才被揭露出来的。。。 调查报告撰写者Kathy Tomlinson表示,加拿大现行的房地产管理体系中有不少漏洞,不少本地居民和外国投资者都在钻空子愚弄政府,"play the system"。 ) u& D( ?7 k8 F, W- E W8 Z
6 z' S) g- ~1 E
$ j+ b6 N7 h% b Kathy Tomlinson 他们的行为就是在给温哥华房产市场火上浇油,因为他们的唯一目的就是炒房赚钱。 揭露 温哥华人Demetre Lazos是一名房地产建筑师,从业三十多年。 他觉得,不能再眼睁睁看着温哥华的房价摧毁人们的生活,而袖手旁观了。 所以,他要把自己前任老板所做的事都揭露出来--简单来说六个字:避税,骗贷炒房。 他联系了警方和加CRA(加拿大税务局),叙述了自己的上司Kenny Gu所做的一切: Kenny Gu(顾俊刚,Jun Gang Gu音译),曾是中国一名公务员,来到加拿大之后利用房地产制度漏洞,轻松避税,通过炒房赚取大笔资金。 Lazos向警方提供了顾俊刚逃税和欺诈的文字及文件证据。 敷衍 举报了老板之后,Lazos就辞职了。 然而他联系了税务局和警方,得到的是冷淡的回应。 据他说,警方和税务局工作人员都对他敷衍了事: 接待他的CRA温哥华分局工作人员让他写信给联邦政府;而在温哥华警察局总部,警察建议他打电话给Crime Stoppers hotline,他打了,也没任何结果。 他说,"我爱这个国家,这是我的祖国。但我对加拿大现行的房地产管理系统失望透顶。" 残疾的制度 在向警方和税务局举报未果之后,Lazos找到了《环球时报》,带去了大量的文件证据,揭露投机商们是如何最大化自己的利益,同时隐藏利益以避税的。 除了Lazos的举报,在《环球时报》其他报道中,类似隐藏收入以避税的情况也有。 不愿透露姓名的联邦税务审计员(同时也是一名会计)表示,他经常帮炒房的富商报税,他们报上的金额总是比实际赚的低得多。 他说,"对于这些人来说,加拿大就相当于瑞士银行的账户。" 瑞士银行 两个显著特点:不采取存款实名制+资金安全保障高 瑞士银行因为独特的保密制度,让全世界的富豪喜欢把钱存在那里。 因此许多人会把“洗黑钱”和“逃税天堂”的不好名词,与瑞士银行联想在一起。 顾俊刚 45岁的顾俊刚曾是中国江苏省南京市的公务员,2009年通过投资移民项目(投资给联邦政府)来到加拿大,拥有枫叶卡(永久居留权)。 0 f3 |7 _& e5 k0 x: @9 i
! B: X& ?3 z9 Z& v/ c9 f& I3 O
: w* F9 _0 f4 b- r9 g* _/ Y
顾俊刚 文件显示他从房地产开发商做起,但后来就变成了专门炒房的人:非法集资,用别人的钱买房然后倒卖赚取高额利润。 炒房的钱都不是他自己的:钱一部分来自中国的投资者,一部分则是加拿大银行给这些投资者的贷款。 利用漏洞 Lazos提供的证据描述了一副系统的图,揭露了顾俊刚是如何把温哥华的房产当做商品来买卖的。 第一步:
& |% R( |9 L9 P; j0 D. _' G# n# D/ C" v8 J( ~5 d
2 c" O' J# P! K2 F$ h 顾俊刚以高额利息为诱,从中国客户那里得到一笔钱,用做买房首付! 第二步:
4 Z( c E; P7 M/ R2 w2 o5 |' v1 X: R8 O, y
3 T6 g1 h1 m' E# o2 Q0 w 顾俊刚用客户的财产信息向加拿大银行申请抵押贷款! 第三步:
* d" [& `8 x+ k& A3 \2 w
" g: |5 k6 V! H; q; g _2 ~ K8 p# A8 H) I5 {
顾俊刚用首付和贷款买房,买来的房产在客户的名下,而顾俊才是"实际受益人"。 根据他和客户的合同,客户全权委托他处理自己名下的房产。 顾俊刚和客户签合同的时候,规定顾客会得到本金和固定的利息,比如15%的回报。 然而每卖出一栋房子,他赚取的差价远比本金的15%多。 第四步: 4 s& i1 p: h( f. m
1 {, b9 Y5 {$ R/ f! q* x: F, W
! z" ]3 K5 z+ c+ M% K& m) _ 升值后,房子被转卖,顾俊刚把客户本金+利息还回去,自己空手套白狼获得剩余高额利润。 仅今年一年,他就做成了5笔生意,没花自己一分钱,卖出总值至少500万的房产。其中一处房产三年都空着,而温哥华还有好多人根本找不到住处。 顾俊刚在过去5年里,不仅至少转手36处房子,而且几乎没有交过税。
v% q4 h% g' s7 b Y! n
, T6 ]& |! }0 ?
6 V; P& B3 S, S4 J, a, Q5 M7 k/ B 原因: 1、房产都在客户名下,卖房时他以"自住房"(principlal residence)的名义申请免税额度,虽然这些房子都无人居住 2、他的三家公司在税务局的申报单上都是"亏损" 加拿大法律规定,自住房的购买者必须实际住在房子内,买的房子也不能在当年卖出 ,否则卖房收益要作为商业收益纳税。 然而,"必须实际居住"很难查明,所以这类逃税行为相当普遍,是现行制度的一个巨大漏洞。 肆意 在最近两年中,卖房的时候顾俊刚还向购房者多收了最多120万加元,作为"房屋管理费"和"佣金"。 他和妻子的银行账户之间资金流动频繁,最大一笔达到60万加元。 证据还显示,顾俊刚一段时间内的信用卡账单达到31万加元,平时出行不是开宝马就是奔驰。 6 @5 j; D9 F! j4 H
) y4 s2 ~& J7 {) H
8 \. Y/ V# ]; y* e! q 近日,他们还在富人聚居的西温全款购入一栋价值210万加元的全新豪宅。 结局 在《环球时报》报道跟进之后,BC省金融机构委员会(负责监管贷款经纪人),BC省证券委员会都介入了此案的调查。 举报者Lazos说,如果他的举报能让BC省政府和联邦政府出台措施修补漏洞就再好不过了。 "我不希望,我的女儿甚至孙女无法在这个城市拥有一个家(房子)。"
0 T/ C2 u$ W" o8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