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中旬在大陆上海市中心的大型超市、购物中心所实施的物价调查发现,上海的食品和餐饮价格正在持续上涨,物价与日本的差价进一步缩小。上海部分商品甚至已经比日本还贵。
调查结果显示,上海多数食品的价格出现上涨。牛奶为每升人民币13.9元(约新台币66.7元),比两年前上涨5%左右。养乐多也上涨了9%。此外,和酒税较高的日本相比,大陆的啤酒显得便宜,但价格涨幅也达到了两位数。
; T) _! h' ]3 C& Y
; z5 z0 S" F( O( c9 S, m# h4 H
. ]% d! m" s' E5 D; t |
本次是"日经MJ"继2016年之后进行的第二次调查,两次调查均以相同店舖为对象。当遇到如牛奶和切片面包等有多个品牌、商品时,调查会选择最便宜的一种作为依据。3 x, O/ N, U( r% H$ N+ R
日经指出,两年前在上海做物价调查时,蔬菜受恶劣天气影响而生长迟缓,但现在的价格比那时还要高。一方面,虽然上海的马铃薯、白米的价格有所下降。但消费者越来越注重食品安全,出现了许多有机蔬菜。
值得一提的是,需要人工制作的餐饮和便当类商品的价格有显着上涨。上海麦当劳的汉堡为人民币8.5元(约新台币40元),较之前上涨了20%。换算之后相当于145日元,比日本同款售价100日元的汉堡,要价高出40%。
在上海,盒装外带寿司的中间价,位在人民币48元(约新台币230元)左右,比上次调查高了人民币10元(约新台币48元)。而人民币68元(约新台币 325元)的寿司拼盘在上海也很受到欢迎。考虑到寿司整个物流过程都保持低温的"冷链"成本,可以説上海的物价已经达到了日本的水准。
根据日本农林水産省的调查显示,2017年秋季大陆的日本料理店已超过4万家,急增至4年前的4倍。就连江西省、河南省等大陆内陆地区的日本料理店数量都持续成长,陆客前往日本旅游的人也不断增加。在这一背景下,日本料理店也逐步在大陆渗透。
不过,由于本地陆资的日本料理店被认为占到餐厅数量的多数,真正"和食"的比例未必有想像的那么高。但这也在刺激着开店的慾望。对于日本企业来説,大陆日本料理店的地理位置和菜单定价等选项,正呈现出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