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报道:针对留学生电话诈骗近来愈发猖獗,满地可市杜咸区(Durham)警方提醒公众,近期又有“虚拟绑架”的骗局发生,一名18岁女生的父母及朋友被骗超过20万加元。
麦大18岁女留学生被骗20万
近日,在蒙特利尔麦基尔大学(McGill University)就读的一位18岁女留学生陷入虚拟绑架,损失超过20万加元。
骗徒恐吓她,谎称她涉及犯罪活动,如果她不按照他们的指示行事,将被关押。骗徒要求她把自己捆绑起来并展示痛苦表情,看来好像被绑架,然后拍下照片。
警方新闻稿截图
5 g* }2 B3 C# ^* ^
骗徒收到照片后,就通过微信发送给她父母看,并索要赎金。这名留学生的父亲在亚洲,但是不知道具体在那个地方,她的母亲住在安省的奥沙瓦(Oshawa)。看到这些照片后,该名女生的父母和朋友由于救人心切,将超过20万的款项转到一个不知名账号中。
, n! o3 U$ t" b) f0 p3 W2 X4 p9 ?1 w
, |/ z& |8 `2 T, ` 接着女生的母亲在5月16日(周三)向Durham区警局报警,称女儿被绑架,要求警方寻找。警方经过调查后发现她的女儿仍在蒙特利尔,通过定位发现这位女留学生所在的旅馆位置,幸运的是这名学生毫发未损,女生称骗徒要求她在拍照后留在旅馆。在警察的帮助下已经和家人团聚,但是家长汇出去的“赎金”没能找回来。; l8 w( b7 M- R, s* a; e7 I: g" h8 o
虚拟绑架作案手法
警方提醒,歹徒的作案手法通常是打电话给当事人,来电显示往往是中国总领事馆的电话号码。骗徒然后假称当局已经发出了拘捕令,当事人返回中国会被逮捕;骗徒又或者会假称是中国公安,要求当事人协助调查一宗案件。
作为勒索手段,骗徒往往促使当事人自拍视频,假装被绑架,或假装为某一罪案的受害人。骗徒然后把这些视频转发给事主的家人,勒索金钱。骗徒又会指令受害人躲在汽车旅馆或是短租房屋之内,躲避加拿大警方寻找。
诈骗目标多为小女留学生
' T; E9 A# ~! k% N1 G f* r
根据温哥华警方发言人罗比拉德(Jason Robillard)透露,去年温哥华警方共收到20起类似骗局报警,最后虽只有三人陷入网络虚拟绑架骗局,但受害人及他们家人遭受的经济损失相当巨大。
这类网络虚拟绑架骗局出现已经有近一年时间,其它大城市也出现类似骗局。多伦多警方透露,最近多伦多警方虽未接到类似骗局报警,但去年11月多伦多有三名中国留学生(年龄分别为20岁、16岁和17岁)被报失踪,很可能是陷入这类骗局。好在是,三名学生在报失踪三四天后被找到或现身。
警方指出,骗子通常针对20来岁的年轻女性。她们来自中国,持有学生签证,在加拿大留学。西门菲沙大学犯罪学教授哥登(Rob Gordon)说,年轻人涉世未深,易轻信他人,加上担心害怕和孤独,极易成为骗子的目标,警方和校方需经常提醒这类人群不要轻易上当。
警方中文提醒留学生严防虚拟绑架
中国驻温哥华总领事馆在5月8日发出“紧急提醒”,提醒留学生严防虚拟绑架。
3 M& K$ I% F \3 Z# C
虚拟绑架案发生后,维多利亚市警亦仿效温哥华市警及新西敏市警,也以中文发出警示,方便潜在受害人阅读,提高警觉,希望公众能够避免陷入骗局。
维多利亚市警强调:中国警察及政府不能够在加拿大把留学生拘捕,中国政府只能够通过加拿大地方警察执行警务。
: [: F9 L# F3 b( l
加拿大或中国政府都不会要求当事人毁坏手机,或是自拍照片及视频,假装是罪案受害人。假若有人自称是中国公安,又要求你假装成为罪案受害人,则应该致电警察求助,(就算对方命令当事人不要这样做)。
多伦多警队华人警官杨乾也提醒公众,加拿大政府部门、权力机关一般不会直接打电话向民众核实私人信息。相关事宜常用的渠道是政府部门邮寄挂号信。
警方如需查案,也会当面质证,而非电话询问。他提醒留学生不要轻易把隐私信息和钱财提供给他人,要与父母保持良好沟通。
如果接到可疑电话,不妨先向同学、老师和家人反映,或向警方咨询,大家共同努力就能杜绝骗局的发生。
+ g( a6 U8 G' V/ V& h' e(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