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MontrealChinese.com蒙特利尔华人网 蒙城华人网 蒙特利尔留学生论坛 蒙特利尔中文网 蒙城中文网

标题: 地铁里“女鬼”成群结队出没 上海普通市民受够了!(组图) [打印本页]

作者: laval    时间: 2012-11-1 20:46
标题: 地铁里“女鬼”成群结队出没 上海普通市民受够了!(组图)
地铁里女鬼成群结队出没 上海普通市民受够了(图) * N7 s9 N' L3 d" Q6 L! H% s: I: G

10月31日是西方的万圣节,随着英语的普及,沪上不少白领也兴起了过万圣节。去(2011)年11月1号,形形色色的鬼出没于各大城市的地铁车厢,而就在昨(10/31)天,一队殭尸出现在上海地铁内,开始为节日预热。那么,如此行为出现在车厢里是否合适呢?* E- W3 P0 f4 x* O
. Q* r- k% B/ g+ T
  据新民网报导,近几年来,上海发生了不少稀奇的事情,地铁里面经常出现戴面具头套、穿奇装异服的人,按照笼统的说法,此类行为被归为行为艺术。2011年7月份,在ChinaJoy盛会举办前夕,雅典娜、穿越女出现在地铁车站和车厢,让广大市民在出行途中也能娱乐一番。紧接着,在去年万圣节以及光棍节,又相继出现形形色色的『鬼』和身披喜被求『脱光』的披被男。1 A4 g4 ~* S2 g4 v$ ^* Q7 G
" i4 |9 A& A/ o4 H: m
  地铁这个目前11条运营线路、日均650多万客流的『庞然大物』俨然成为『艺术』表演和广告炒作的绝佳地点。记者此前了解到,车厢内出现的雅典娜、穿越女无非是部分厂商瞄准地铁,为名下的游戏预热;而万圣节的『鬼』和光棍节的披被男更多是一种恶搞和哗众取宠的展示。9 u, n) J' B" ^- K
, f( H# o* Z4 v; p( M9 l- [+ O9 V
   
  

5 x* z1 z+ D4 I8 B- b2 R, H3 L2 w- u6 U5 l8 `% X
  万圣节在即地铁内“鬼”出没
# l4 ?/ ]( @1 A$ c! e6 a: M. b
) f0 ^2 c8 c7 L( `  
/ |: ]0 g# ?- \$ }
: {) G) m9 Z( m
  光棍节时地铁内的披被求“脱光”男
+ m" ^  J* m* {: w
3 U* W5 s" _& Y+ s  
/ t4 E6 L  \0 C  W- S0 H. @

' Z. }. R. A, h: V, O" D0 m  ChinaJoy前地铁内的穿越女
; G/ h4 Q+ t, W# I3 u2 M. s2 H; e
4 m9 E0 G: @' W! X  a- t& `9 {  
  S' @; i- e2 ?, a# Z( l( U

! E# t$ O) I) ?4 ^0 B' q) HChinaJoy前地铁内的雅典娜7 L, o7 h' _6 x; `( i( t
' V" Z& I8 C4 \
   
此外,今(2012)年5月份,上海地铁内还曾出现过一支『老外』组成的乐队,在车厢里摆开乐器『激情演出』,且并非卖艺。背着音响假唱的乞讨者,在地铁上并不少见,嘈杂的声响也让乘客讨厌,但『老外』小乐队不同于乞讨卖艺者,引来乘客各执一词的观点:有人认为地铁里有明文规定不可卖艺,外国人一视同仁,也一样要遵守规定,应该禁止并罚款;也有人认为上海是个海纳百川的大城市,上海人也比较能接受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如果是在地铁非繁忙阶段,这样的小乐队能够让忙碌了一天的人,在回家的路上增添一份欣喜,又有何不可呢?
5 s  C0 k. |, T7 k0 a  ~' U* E- F8 z- k+ A1 O3 i2 |' E2 d
不过,不管『老外』乐队意图何在,《上海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明文规定,禁止在地铁内擅自设摊、卖艺或者从事销售活动;禁止乞讨、躺卧等行为。此外,各种各样的『行为艺术』虽然属于个人行为,但运营方也唿吁,乘客出行时个人行为需遵守社会公序良俗,不要影响他人出行安全及引起周围人的不适。『如果某些个人行为对地铁的正常运营秩序造成影响,我们将按照《上海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予以制止。』

1 b8 i* Z/ X( K1 C6 h  
4 Z9 q: c7 s% v' Y9 W
3 ?, f1 C1 u- t8 [
% t- i5 H$ ^* S) u
6 R- E$ ?* B7 S& K+ B
  地铁车厢里的“老外”小乐队
% ^" L' l' J0 t- l7 O8 ]& M5 P8 E





欢迎光临 www.MontrealChinese.com蒙特利尔华人网 蒙城华人网 蒙特利尔留学生论坛 蒙特利尔中文网 蒙城中文网 (http://www.montreal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