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MontrealChinese.com蒙特利尔华人网 蒙城华人网 蒙特利尔留学生论坛 蒙特利尔中文网 蒙城中文网

标题: 蒙特利尔8万华人近千社团2千主席8千会长 [打印本页]

作者: 半岛文化    时间: 2018-11-9 11:11
标题: 蒙特利尔8万华人近千社团2千主席8千会长
本帖最后由 半岛文化 于 2018-11-9 11:13 编辑 * ?; |' `5 s% z+ ^4 O* J
; u3 [- U' \& p% `- D& b2 q
一个华人人口(来自海峡两岸三地)不到8万的蒙特利尔,居然有近千社团,大都是夫妻店或几人社团,名字起得高大上,几乎中国有的组织,蒙特利尔也有:作协、艺术家联合会、书法家协会、中华餐饮协会、妇女儿童协会....还有华人联合总会,别以为那是全体华人的协会,其实就是一个一个三十平米不到的中药铺小老板与几个朋友的俱乐部,人家就是要让人误解成代表全体华人,反正不怕大。例如,蒙城有个被邀参加全国侨领在清华办的研修班的“大侨领”,自称“华裔作家、诗人。北美文化产业促进会创始人。现任北美文苑主席、魁北克湖北同乡会会长”,其实就是他沈阳冶金机械专科学校毕业的中专生,现在与她太太开一家街角小杂货店。这些社团大多数是做给中领馆看的,拿着“侨领”的帽子回国行骗的,上面那个杂货店小老板就去湖北几个地方“考察调研”,真是可惜了中国百姓纳税的银子。
. y" V( }/ i1 o
作者: 半岛文化    时间: 2018-11-9 11:12
本帖最后由 半岛文化 于 2018-11-9 11:14 编辑   n  v2 o+ V2 k- x

9 e7 Z3 _! M% G* F# }山头林立,海外华社特色?5 {! _% c- D  s3 K# {( g
加中时报 |
/ G5 Z$ y8 n! D6 b: x+
: ]# }6 o, J! e  {/ \/ u* C* _
0 W, G1 [1 p* c4 j1 K$ p! V' K
9 t) |+ Z. B& ^, L% \3 n

  10月27日,加拿大华裔华侨联合总会在多伦多正式成立。这应该是迄今为止按字面意思解读堪称全加华人中“名头”最大、覆盖范围最广的华人社团。

  加拿大华人社团山头林立早就是华社中极富争议性的话题。据2016年最新一次人口普查,全加华人大约176万,主要集中在多伦多、温哥华,蒙特利尔等七大城市中,其中多伦多约有70万。同年的统计数据显示,这70万华人注册了至少3000个以上非营利团体,同乡会、校友会、联谊会、协会占近四成,注册为非营利机构的艺术团体及中文培训机构超过10%,然而千人以上的社团仅有十几个。难怪北美崔哥在其脱口秀中说,只要有三个华人并排走在多伦多大街上,左边的一定是某协会会长,右边是某歌舞团团长,中间是中文学校校长。

  登陆这些社团网站,会发现宗旨雷同,基本都是这样的词汇:为华人华侨搭建信息交流平台,发挥华人华侨互助精神,积极参与加中经济、文化、艺术交流和社会事务等活动,推广中华传统文化, 促进加中经贸文化往来,并发挥连接华社与主流社区的纽带作用。不同之处可能也就是社团的名称了。

  但有的时候居然连社团名称也一模一样。比如多伦多有个加拿大四川同乡会,温哥华也有个加拿大四川同乡会;多伦多有个加拿大河南同乡会,温哥华也有个加拿大河南同乡会。两个位于不同城市,中文名称完全相同的社团,区别仅在于注册时英文名称略有不同,如果不看电话号码的区间号,谷歌搜索出来的这两个网站根本分辨不出两个同乡会的区别——相同的架构组织着相同形式的活动。如果这样,用安省某同乡会或BC省某同乡会这样辨识度高的名称岂不是更好吗?

  除了协会、同乡会、校友会,比较活跃的还有商会,差不多中国的每个省在多伦多都有商会,有的省发展出市一级商会;像不仅有江苏商会,还有无锡商会,不仅有湖南商会,还有长沙商会;能够细分是好事,可以更精确的联系。但相反的,有的省本来有个商会,忽然间冒出个总商会,如多伦多有个云南商会,又出现一个云南总商会。初以为这个云南总商会应该包含云南商会,其实不然,两个商会完全无关。这样一字之差的商会,还真不是一个两个,多伦多早就有个辽宁商会,今年年初又成立了一个辽宁总商会。外人不知就里,有时候还真会以为总商会大过商会呢。

  如果你有这个错觉那就对了,因为这就是某些人注册社团的目的,为了打造个人侨界领袖的社会形象。很多社团明明活动范围就在大多伦多地区,偏偏注册的时候要写加拿大。明明就是几个人或几十个人的小社团非要叫什么联合会。

  这个刚刚成立的加拿大华裔华侨联合总会会长Benny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觉得名字不是很重要的事情,名字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看实质在做什么。”据Benny介绍,这个联合总会的会员大陆背景占20% ,在加出生华人占20% ,香港背景华人有60%。然而记者在成立晚宴现场既没有看到多伦多中港台三地的任何知名社团,更没有看到加拿大其他城市的组织。

  何以现在社团名字越来越大?

  近几年,在社团各自充分发展后,华社出现社团横向联合的趋势,像同乡会联合总会,华商联合总会,还有刚刚成立的校友会联合会等。这种联合会的成立大大团结了华社力量,如果这些联合会可以结束华人社区小国林立的“春秋战国”局面,无疑是华社的一大进步。加拿大是民主社会,联合会负责人也是依靠民主选举产生。联合会负责人就是民间所谓侨领,在华人面对重大问题时,有权利代表华社与政府或其他族群沟通协调。在某种程度上,这些侨领跟加拿大三级政府和中国使领馆接触的机会多,社会资源丰富,这也是吸引越来越多人不断注册成立非营利社团的原因之一。

  现在很多社团的成立虽然打着服务本地华人的旗号,其实目的是为了提升社会形象回中国“开发”市场。由于中国对加拿大社会团体的认知有限,误以为这些政府注册的非营利机构是政府辖下的官方组织,因此名头越大越受对方重视,让中方误以为这些侨领在当地真的有左右政府制定优惠政策的能力;殊不知成立一个非营利机构,在温哥华只需五人,多伦多只需三人,到政府花数百元就可以完成注册,而且英文名字只要不重复,中文名字是并不需要被官方认可的。华人在多伦多虽然是最大的少数族裔,但毕竟还是少数族群,而且移民历史不长,其他族裔就是通过这些侨领和社团了解华人社区的。然而过多的社团和文化层次参差不齐的侨领,非但没有打造出华社正面形象,反让他人眼花缭乱。几年前怀雅逊大学移民经济研究专家林小华在谈到移民社团问题时表示,同为人口较多的少数族裔社区—印度社区,跟华社相比数量虽少但社团精大,侨领更有号召力,也更容易代表族群与政府提出有效诉求,值得华社借鉴学习。

  众多的华社不仅分散了华人力量,也分薄了政府对华社的经济资助。政府每年为扶植各种服务移民的非营利机构会提供为数可观的财政资助。有些社团申请到款项却并未用于专项使用,被其他社团诟病,甚至出现互相指责的“窝里斗”现象;也有的社团在换届改选中出现分歧,进而分裂成两个双胞胎社团,都自称自己才是那个真正的“美猴王”,成为侨界一大笑柄。

  华人社团是为侨民服务的,侨领也是华人的标杆。如何服务华人,带领华人在新的国度融入社会,保持与祖籍国良好互动距离,培养华侨新生代,是华社长远目标,相信也是多数华人华侨的期许!

$ g8 c; {9 R9 |1 W

作者: wuhan    时间: 2018-11-9 11:38
某华人团体总理访加前惊现两套领导班子两个主席两个中央
- ^$ V9 t3 i2 k! O! H) z, Y$ d; t4 V
全加华人联会魁北克区发表严正声明

! _" K& G) J! t; z- n+ \7 A- [# J, Z, R5 b' H
! p' e/ u& u, d) f! h' V* p

/ S. N/ b1 u. u7 j; s; V
( \" l5 d( R  v) f/ F" E
% d7 h: B6 W4 Y  i3 U6 w
60年地代中华大地也就出了两个主席 就产生了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化大革命, 其中的一个主席将另外一个主席
打倒在地,还踏上一只脚,直到死后才翻身,如今一个团伙就出了两个主席。
" L2 G3 a" \: q: d8 R2 ~

) L/ \2 U/ F! n  _: m作为国际阶级斗争前沿阵地的一个小小的蒙村唐人街的主席数量已经远远超过了 洪秀全 封 王的数量。。。。: Q; A3 C% }. J. q6 S! }0 S1 L9 H4 x0 A
  K, k2 W4 f" y5 T" i/ c1 y. T
+ Q; S9 O# c9 S$ u9 k3 Q, o! d" E
2016年华侨时报版的该会主席及领导班子成员名单
从未加入过该会的人这回当了主席!

6 e! T/ @; p+ `  _  {; @' C( \0 i& I" B7 l+ ?7 [! k# R3 t

  X* r, F  O0 b" `- v7 c5 f

( }4 Q, j' m( W: I; u
2 t! h3 [" g* c% c% `/ R% {( S

! d3 B& k, P2 Z3 r( f不知道 那个是军委主席!: M+ O5 h% h$ N: L





欢迎光临 www.MontrealChinese.com蒙特利尔华人网 蒙城华人网 蒙特利尔留学生论坛 蒙特利尔中文网 蒙城中文网 (http://www.montreal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