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MontrealChinese.com蒙特利尔华人网 蒙城华人网 蒙特利尔留学生论坛 蒙特利尔中文网 蒙城中文网
标题:
加国临终关怀:死也让人死得有尊严
[打印本页]
作者:
quebec
时间:
2014-4-5 11:24
标题:
加国临终关怀:死也让人死得有尊严
加国临终关怀:死也让人死得有尊严
2014-04-05 03:40
/ W2 [( }6 g5 S' W) d4 q
作者: 爱玲
# e; G7 L# y8 b6 |; p7 H: z- U
【字號】
大
中
小
" T: O0 ?6 ~/ J
$ X$ Y& g2 o% c' |' u
: C6 E6 b. q" S: i
; x6 Z; S3 r. L. K: r+ H* E6 q
6 H. I4 m, {0 @2 O S& N$ z' V2 D
【正体版】
【打印机版】
" f& k' x' }, _; s9 Y
( K2 R/ F1 E) a; l$ W# D. J
7 c( E+ O) F' G8 W% \' i& Y
& e, O6 q- M& K: ^ e) D
从未听说过
Lisaard
House
,虽然它就在离我们十几分钟车程的剑桥市。当然,不是人人都像我一样无知,知道的也大有人在,每当学校老师或亲戚朋友问起
婆婆
,我说
医院
正在联系将她转到LisaardHouse的时候,他们的脸上都显出不忍的表情来。
" c% I3 u1 J+ o" y5 `" f) o6 Z, e
然后我才知道:原来LisaardHouse是一个“临终关怀”性质的地方,凡去了那个地方的人,百分之百都是已经被医院判定了“医治无效”的癌症病人、而且据说来这个House的病人,一般最多也不会住超过两个星期以上。知道这个事实后,我马上把LisaardHouse和“死亡之屋”联系在了一起,迟迟不敢去探望婆婆。
0 u) m) }3 x3 Y9 |: h+ \9 i$ P
婆婆自去年年底开始感到不适,住院接受治疗,我去医院探望她多次,她还谈笑自如,似乎还对病情好转怀有希望。住院期间,偶尔她也被允许回家小住,和家人团聚。想不到才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就被“判”到了这个LisaardHouse,所以我一时之间怎么也不能接受她已经在“死亡之屋”的这个事实。
. n% Z- D% w: g6 c; Y1 s
终于,在婆婆住进去两、三天后,我们决定带上女儿一起去探望她。LisaardHouse离高速公路不远、附近也有工业区,但等我们接近它的时候,看到的只是一幢完全独立的、似乎与世隔绝的大房子,据说这正是创始者的设计思想:让这个地方尽量地处在一个宁静、不受外界干扰的氛围中。面带微笑的
工作人员
开门放我们进去后,立即指导我们哪里放大衣、哪里换拖鞋、哪里可以喝咖啡吃东西等等。
0 h+ s0 |" K I: x }
女儿喊着奶奶、立即向工作人员指点的房间奔去,好像这不过是一次平常的探望奶奶的时间一样。真的,跃入人眼帘的宽大的走廊、色彩斑斓的壁画、明亮整洁的开放式厨房,微笑的工作人员,从我们进门的那一刻起,就立即纠正了我对“死亡之屋”的设想:悲哀、沉重甚至窒息,我不由得稍稍放松下来。
. h" s \# ?# h# p# M
婆婆的房间是整个House六间屋子中的一个,像其它五间一样,婆婆的这间也不但有自己独立的设施,而且还带有一个直接通到院子里的门,以方便病人和家属直接与自然交流——创立者一切为病人着想的心思让人感到十分温暖。看到婆婆有一个护士和一个护理轮流照顾,我们都觉得非常宽慰。婆婆的精神似乎比在医院里还好些,居然有力气关心孙女是不是想吃厨房里的小甜饼。婆婆在
LissardHouse
几个星期的时间里,我们几乎天天去看她,次数多了,对这个大House也多了些了解。
. v" O& w) \3 D; b5 D( @
这个House是2000年由一对加拿大夫妇发起、首捐100多万原始基金、本着“让病人尽量舒适、有尊严地渡过他们
最后的日子
”的宗旨建成的。虽然只有六间房,但据统计在13年时间里,已经接待了1000多病人。
3 ]8 e- y1 L' D6 M+ n
LisaardHouse通过政府资助(支付护理人员的工资)和慈善人士/团体的慷慨捐赠,凡入住病人都得到免费的待遇,令病人和家属都感激不尽。也正因为此,很多人在家人去世后,又重返医院做起了义工,以期回报和继续维护这个House的存在。
# N3 h; U6 w e0 y, F/ ?
LissardHouse令我印象深刻的,还不仅是她如何尽其所能令病人感到温暖和舒适,而是她同时对病人家属所显现出的敏感和关怀,正如她的一位工作人员所说的:“病人家属对我们来说也是病人,也需要我们的理解和关心”。所以LissardHouse设计了宽敞的厨房、餐厅、起居室,更有甚者,一个美丽的
SunRoom
,以供病人以及来访的家属和朋友使用、尽量让他们感觉到在医院里所感觉不到的:“家”的气氛。
. K) b! A2 [5 o& J
圣诞前夕,婆婆的子女们都来了她的病房。护士看到家人多,就主动提出把婆婆搬到SunRoom里,这样大家可以不必太拥挤地团聚在一起。原来这个SunRoom是一个独立的多面形的屋子,高高的屋顶,加热的地面,最特别的是它的所有墙体都是玻璃的,因此从屋子的任何一个角度,都可以看到屋外的树林以及前来取食的各种各样的鸟类和松鼠,人仿佛立即置身于一个天人合一、自然和谐的奇妙境界之中。
, Z H* v* D( k. O. J" R
虽然大家都为婆婆的病情难过伤心,但也不能不被屋外的景致所打动,仿佛每个人都突然被摆放到了“生”与“死”的边缘、而不得不重新思考人生的意义。一时间,我更加体会到了Lissard的初衷:“it's not all doom and gloom.”(不仅仅是末日和悲惨)而是让即使临终的人也仍然能够感受到他们最后的日子仍然是“Days of Life”(有生命的日子)。
/ q( D0 T) ]( G, }8 k6 L* N8 V
婆婆虽然走了,但我为她能在最后的日子里得到体面悉心的看护、平静安心地走到另一个世界而感到安慰。我相信即使婆婆的在天之灵,也会感激那一对不平凡的加拿大夫妇,是他们创立了这样一个让人即使在死亡面前,也能体会到尊严和关怀的地方。
4 Y1 a4 { s+ E @3 v. E
( P/ f, }5 ~3 T8 |7 L8 P
# @9 W; K t% n( _( {
欢迎光临 www.MontrealChinese.com蒙特利尔华人网 蒙城华人网 蒙特利尔留学生论坛 蒙特利尔中文网 蒙城中文网 (http://www.montreal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