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 A. Q) P. k6 `/ A/ r# z 作者:George " Q/ j; \1 f9 Q p9 C! `4 \# z9 h " y, N* L7 i; m% ~( ]+ R. e 自从山东省开展泰山学者招聘工作以来,青岛大学直接从海外引进的特聘教 & ^7 s( }5 i& G) o# `/ F1 r! f. ?授只有一名:刘均利(生理学科);其余4-5名均系从校内自己提拔起来的。[见 L3 H4 |! u3 r
山东省政府2007年通知* p. P6 F3 _( O; v8 F+ _4 [: y
+ A9 V5 r) d! U6 I file:///C:\Users\QIANGZ~1\AppData\Local\Temp\%W@GJ$ACOF(TYDYECOKVDYB.pnghttp://www.diam.cn/dongtaixinwen/kejidongtai/200708/52.htm] ) T* w. i- \: @' p: B+ I. S& D+ j" m' E
而据可靠消息,到2008年11月为止,刘仍然是加拿大McGill大学医学院的全 Q7 C0 o; J2 s: J
职终身副教授,拥有多项课题和一个独立的研究室,并无任何离职迹象。# j* d; X2 _% w" q/ e. @) s( ?* K
[file:///C:\Users\QIANGZ~1\AppData\Local\Temp\%W@GJ$ACOF(TYDYECOKVDYB.pnghttp://people.muhc.ca/jun-li.liu/]; c% c3 c8 z. D1 s2 e
! k; a0 s' \% k) i$ ~. c1 z4 u: v8 w
与此同时,刘在青岛大学医学院内没有实验室,办公室,未曾招生,没有任 F( ~, g8 Y2 R: _
何科研课题,也未给学生开课。在过去两年里只开过一次学术讲座。但是,刘的7 w+ H* A/ @) o8 t7 s
名字和成果已被大量用于该校的各项项目/成果申报材料中,如国家级重点学科,; ?/ \. v0 e, y2 u4 A
山东省十一五重点学科加强建设,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省级精品课程等;和医学 0 S: m+ C: Q$ n$ q, l# r9 h: E院的网页上。[file:///C:\Users\QIANGZ~1\AppData\Local\Temp\%W@GJ$ACOF(TYDYECOKVDYB.pnghttp://qmc.qdu.edu.cn/1taishanxuezhe.asp] * d1 U# v% [! L, p, |, O! K$ i# |. @$ U- w- S5 n; _
笔者有理由认为,青岛大学在"引进"刘的问题上,有欺诈国家和省内经费之7 r4 j( p' H8 Y( ~
嫌;对慕名而来的莘莘学子有误导之嫌。 V" j$ C9 c: S7 Y' Q/ _* P% ~ ( Q; J% B5 n) p# @+ Q作者: halifax 时间: 2014-2-11 02:51
读《青岛大学引进泰山学者的骗局?》共鸣 2 H; Q- U8 A; S( L( G 7 K6 ~4 O7 d- ]: z! U 作者:一般见识; j3 V3 P2 w" F2 ], ^& c6 Y
7 s3 H K+ m* w% L- N8 T4 a/ ?6 X 昨天新语丝刊登了George 关于《青岛大学引进泰山学者的骗局?》一文, 6 e+ P7 S+ y' O甚有同感。友人曾两次申请山东省给此校分配的泰山学者名额,均因非本校领导; A9 s, C8 O" n
嫡系被排除在圈子外。为了申诉不公平的对待,也为了提醒山东省委监督下属单$ M/ r& z+ d' @8 h8 `* Y7 Q
位对于山东省人民的血汗钱用的是否恰当,更为了青岛大学的学子们不至于长久 8 w; @! J/ Q6 u- z局限在近亲培养的教学和科研环境中,友人向山东省人才处即时反映了情况。当 : Y3 G9 y2 e* q, g0 d) }6 e: T时人才处的某些领导很快认识到了问题所在,承诺对事情进行调查。然而,所有3 ~# u% n- Z) g
的反映犹如石沉大海,友人再也没有听到山东省人才处的任何答复或通知,只看 ! b- q! b# k+ b7 Z$ u+ b6 R- G到了青岛大学所谓的公示。( z$ {9 F) Y0 o6 z$ Z4 w+ e
' D7 n7 e6 x- Z6 C2 v9 H0 F* A. }0 k
据我所知,George提到的刘均利学者归属的生理学实验室是该校谢俊霞副校( _ B" U- V7 `0 |! K
长的实验室,而今年聘用的物理学学者与该校校长夏临华同行。不言而喻这些校 ; c; a' Z1 c3 ?* r4 f5 V* [! _领导在利用国家的资源加固自立的领地,打造自己家园。众所周知今年山东省对 : y* Y: D6 o6 E$ c于泰山学者的招聘原则是不限学科,择优录取。据我了解,多数申报者,包括友& C1 d5 y" h8 C, b N; F3 T, I4 Z
人,的综合条件都高于受聘者,然而均未被青岛大学接受,由此可见 青岛大学5 E' t( ]) B# }! S2 i
对于山东省这么重要的科学投资是如何理解的。非常希望方舟子先生和新语丝的6 @" ~0 X" ^8 a, h5 @
读者能够给山东省的领导们提个醒,关注一下青岛大学的校领导们是否称职。作者: halifax 时间: 2014-2-11 02:52
关于“青岛大学泰山学者”的澄清 作者:刘均利 我是留学美加二十年严谨的学者,关心祖国建设,闲暇常读《新语丝》。忽见本人名列嫌疑之中(XYS200811-19, 25, 28),为个人声誉计,紧急作以下的必要澄清: 1. 本人自2006年底至今两年内,积极主动应聘,为能回青岛大学工作而做了不懈的努力。期间三次从加拿大回国奔走,耗时费力。我的态度是诚恳和认真的;为了这次应聘,我在45岁的关键年龄,放弃了其它单位的长江学者,杰出青年等更优厚的待遇,把青岛大学当作了志在必得的唯一选项。 2. 在确定来青岛大学后的,我积极参于了生理学科的建设。以满腔的热忱,花了很多的时间会见学科内的中青年学者,院校领导,在校外为青大奔走,拜访国内的同行学长。不知道有多少日夜,有时在旅途中还要为青大看文件写材料。明确地尊谢为学科带头人,以团结合作的精神,在国家和省级重点学科,博士后流动站,青岛市项目等一个个成功的申报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3. 在此期间及围绕应聘一事,没有从青大拿到任何好处;不仅未曾收受任何报酬,连回国旅费吃住都是自掏腰包。从没有主动参与经费欺诈,更没有从中获益。2007年10月在我的强烈要求下,人事处才发给一份空白合同。我在一周之内就填了回去,包括各项指标,权利义务,附加条款等。但拖了12个月以后也没有得到正面回应;最近又让重填,然后还是石沉大海。就这样,在我为学校努力工作的同时,我的相关待遇却不见踪影;直到2008年春我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不得已停止了包括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其它工作。即便如此,我还组织了今年5月向山东省的汇报。 4. 因为与校方在合同,待遇及工作条件上存在分歧,我已经没法再继续作志愿者。聘用合同不给签,工作条件全无,只可惜我前期的努力已赴东流。我认为对我的待遇是不公平的,我的权益没有得到任何保障。个中原因我虽能猜出几分,在此已无必要纠缠,耽误读者时间。应是我太迂儒,一个没有关系的外来户,对付不了国人的精明。干了傻事,还敢在此露怯,只望同道们引以为戒。1 _5 p. i) [# u+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