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5 ]- [1 N/ j# O2 T) g, h: |$ z3 D. A" v7 V7 a% |0 U
位于北京市西便门桥旁的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下称“国资委”)大楼并不显眼,从那里可以眺望整个宣武门西大街汹涌的车流与人流。在这个灰白色的楼群院落的大门,挂着两块牌子: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这个建有结实围墙的院落,国资委的第三任主任蒋洁敏没有在这里过完这个秋天。9月1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党委会,中组部常务副部长陈希通报了中央关于国资委主任蒋洁敏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组织调查的决定,两天后蒋被免职。$ b* ^! ?0 D$ }4 M2 B
% ^! O3 J- r7 L5 w9 j2 D蒋“出事”主要在其担任中石油集团“一把手”期间,接受调查后,中央候补委员、中石油副总经理王永春,刚刚升任中石油副总经理的李华林以及旗下上市公司两高管冉新权、王道富,也随之先后落马,中石油窝案由此拉开了序幕。' o7 B, F J1 j5 b7 K
0 r3 m5 u- T5 M* o. B& \8 B) z& i
“这些大型国有企业的一把手通常是位高权重,拥有比较高的行政级别,还掌控着大量的资金往来;有权力,却缺少监督。这样的管理格局如何能保证一把手的清廉?又如何保证国企的市场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成功?”知名财经评论员刘兴成在接受《法人》记者采访时坦承,在蒋洁敏之前,大型国有企业一把手的限权问题已有很多前车之鉴,诸如前中石化总经理陈同海、前中核集团总经理康日新、前中国移动党组书记张春江等,他们的落马基本都与权力太大而又缺少约束的机制有关。“大国企的这种机制要是不能及时改变,蒋洁敏肯定不会是最后一个落马的一把手。”刘兴成说。% t; W( U+ j7 M& M* F
8 E" }- v, M/ k1 m: A一个可以佐证的最新事实是,《法人》记者从山东省审计厅获悉,今年1-9月,该省共对2212名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进行了经济责任审计,查出违规金额65.61亿元,其中领导干部应负直接责任的违规金额为3.35亿元。% ]! s H2 x8 E- S+ j1 u
+ Y1 C) A, O1 `2 \' O3 L
一把手的官有多大" @9 c) f1 f2 f0 K' A' ]' O# Q
" A; |: b5 B) C: y: \2 }: _) f国资国企改革方案争取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尽快出台,这是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近日传递出的权威信息。尽管国企改革方案目前还并不明朗,但取消国企领导人的行政级别当属题中应有之义。 , ^. n: a# a+ _: h0 \4 X2 M , R; |# ~( Z) D“近日香港南华早报称,中国新经济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包括废除国有企业领导的行政级别,一时间引来广泛关注。十几年来的老话题竟成了新近的大热闻,这多少有些悲哀。”在时事评论员陈兴杰看来,国企取消行政级别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提出了。1999年9月22日第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明确规定:“深化国有企业人事制度改革”,“对企业及企业领导人不再确定行政级别”。事实上,废除“行政级别”只具有象征意义,如果不能限制政府干预经济,削弱国企特权,无论他们的领导换了什么名头,他们的本质并没有变。: c5 d, q, L2 k9 {6 H
8 `: q2 n6 [! L. h. \" f
有关资料显示,迄今为止,仅国资委管理的115家央企中,就有53家为副部级;归属于国务院直接领导的正部级企业有中投公司、铁路总公司,还有一部分不隶属于国资委而隶属于其它部门的副部级央企,例如四大国有银行和中国邮政集团等。更体现央企地位的是其主要领导人。据统计,中央企业系统共有党十八大代表131名,占全国代表总数的5.77%;入选委员的有26人,如前不久落马的蒋洁敏,就是中央委员;还有一些央企负责人为中央候补委员或中纪委委员。! N/ v8 m. c' f( l